4月6日下午,北京市委常委会召开议军会,专题研究军事工作。市委书记、北京卫戍区党委第一书记刘淇强调,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军事机关,要认真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重要战略思想,按照首善标准,大力提升首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水平。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德印,市委副书记、市政协主席王安顺出席会议。
会上,北京卫戍区副司令员石志远汇报了北京市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情况以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方面需要市委常委会研究解决的问题。会议研究通过了《北京市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工作规范》、《关于军民融合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能力建设的意见》、《关于组建北京市国防教育宣讲团的工作方案》。
刘淇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北京卫戍区在首都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说,2010年以来,北京卫戍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职责,在平凡的年份里作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成绩,首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呈现了良好的态势,为首都改革发展稳定创造了良好环境、作出了积极贡献。
刘淇强调,要认真落实好党管武装的原则和制度。全市各级党委要充分认清新形势下加强党管武装工作的极端重要性,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要切实把党管武装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议事日程,坚持和完善军地领导双向兼职、党委议军等工作制度,认真研究解决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全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征兵工作,加强领导,及时解决征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加强国防教育,通过制定优抚政策等措施,提高适龄青年报名参军的积极性,为部队输送高素质的兵源。要落实区县属地责任,积极解决国防后备力量在装备、住房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议军会上议定的问题,各有关单位要大力支持,共同抓好落实。
刘淇要求,要认真贯彻军民融合式发展重要战略思想,在更高层次和水平上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要在大力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具有首都特点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大力推进在人才培训、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领域的军民融合,努力走出具有首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
刘淇强调,要按照首善标准,大力提升首都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要按照“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要求,进一步统筹规划军地各类应急力量,探索建立军地联合、精干高效、上下联动的指挥保障机制,不断提高民兵预备役部队应急应战能力。要充分发挥民兵预备役部队优势,在首都绿化美化建设、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刘淇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军民共建,切实为驻地部队搞好服务。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帮助部队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只要有利于部队发展的、也是我们力所能及的,我们就要积极支持,努力提高为驻地部队服务的能力,努力为部队官兵解除后顾之忧,真正做到军地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市委常委出席会议。北京卫戍区政委高东璐列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