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确保完成32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任务”,是今年省政府承诺为群众办好的民生大事、实事之一,也承载了太多的民生期待。这32万套保障房能否如期建成,如何解决资金、土地问题?未来山东省住房保障将达到什么水平?记者日前就此采访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杨焕彩。
各市建设保障房劲头空前高涨
2011年,国家下达山东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32.82万套(含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0.78万户),是去年任务量的近3倍。
这几天,杨焕彩正在为即将召开的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农村住房建设工作会议作调研、准备,手头不断收到来自各市的保障房建设动态。让他振奋的是,各市都拿出空前的劲头和措施建设保障房。
“比如青岛、潍坊成立了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融资平台,济南市决定今年建设公租房2.3万套,潍坊市选定了8宗土地作为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并形成了经适房投资计划;东营市新近再次降低住房保障准入门槛,并要求新建住宅小区必须配建5%保障房;莱芜将城中村居民及在本市工作满一定年限的农民工家庭纳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杨焕彩如数家珍。
记者了解到,山东省自2003年在国内率先提出“安康居住工程”至今,住房保障的实践已经走过8个年头。住房保障已纳入各级政府的科学发展综合考核指标体系。“十一五”期间,全省共解决了53万户城市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
资金土地有保障
除去新增廉租住房货币补贴0.78万户,今年山东省32.04万套保障房建设任务包括:新建廉租房1.2万套、公租房7.4万套、经适房8.6万套、限价商品住房3.3万套、棚户区改造11.54万户。总建筑面积大约2300万平方米。这样的建设规模,钱和土地从哪里来?
“按每平米平均2000元估算,建这些房需要460亿元。资金压力的确比较大,但经过努力是有保障的。”杨焕彩说。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010年,国家下达山东省各种保障房投资补助、专项补助合计6.81亿元,今年下达规模有望增长;省政府确定今年安排住房保障奖补资金5亿元;各市县除了财政预算安排资金,须按国家规定提取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的全部、土地出让净收益中不低于10%的资金用于住房保障,仅土地净收益提取部分全省应有100多亿元。加上深入开展住房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各市建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资和社会资金参与,全面完成今年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是有保证的。
在杨焕彩看来,资金的“落实”与筹集一样重要。“比如‘土地出让净收益的10%’这一块,过去不少城市不能足额提取,去年全省应提取100多亿元,实际只提取了20亿元。不过我认为,随着各级党委、政府对住房保障工作越来越重视,随着国家和省对住房保障资金审计力度的加大,这些问题都会得到较好的解决。”
在另一个关键环节——土地上,杨焕彩了解到,省国土资源厅正在代省政府起草《关于切实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的通知》,拟对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实行计划单列,并提出一系列优先保障措施。“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会加快保障房建设,加大今年完成32.04万套的保险系数!”他兴奋地说。
十二五末住房保障覆盖二成城镇居民
今年的32.04万套保障房何时能建成入住?未来山东省保障房建设要达到什么水平?这都是百姓非常关心的话题。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安排部署,今年计划建设的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最迟在11月底前要全部开工建设,确保今年基本建成一半以上。为了保证如期开、竣工,我们拟在与各市签订住房保障目标责任书时,将开工日期的要求提前至9月份,竣工比例提高至60%。”杨焕彩说。
“我们将会同发展改革、监察、财政、国土资源等部门,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的督查考核。对资金和土地不到位、政策不落实、建设进度滞后的市县,将约谈其政府负责人;对未能如期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任务的,将问责相关负责人。”
关于住房保障目标,杨焕彩说,江南平台入口
提出,“十二五”末,36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后,我国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将达到20%左右。山东省目前正在按照国家要求,组织各市调整保障性住房规划,力争“十二五”末全省城镇居民住房保障覆盖面达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