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下午,财政部、广东省工作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财政部部长谢旭人,省长黄华华等出席座谈会。
汪洋、黄华华代表省委、省政府对财政部长期以来对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
汪洋说,“十一五”期间,广东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高度重视运用财政政策手段,贯彻“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理财有规、用财有效”和集中财力办大事的理财原则,来源于广东的财政收入从2005年的4432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842亿元,年均递增21.7%,全省财政收支呈现“发展快、质量好、结构优、贡献大”的特点。
汪洋说,“十二五”时期,是广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探索科学发展新路的攻坚时期,广东将以“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为核心,充分发挥财政杠杆作用,集中财力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转移”、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促转变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并重点围绕区域协调、城乡统筹、改善民生等方面加大投入,努力缩小区域和城乡发展差距,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但由于受历史、体制等因素影响,广东财政目前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
广东经济总量虽居全国第一,但人均财政支出排在全国第19位。广东是全国第一人口大省,2010年常住人口超过1亿,其中外省籍来粤务工人员约2500万人,流动人口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财政投入压力日益增大。希望财政部综合考虑广东人均财力水平和人口因素,进一步加大对广东支持力度,推动广东“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谢旭人对广东财政在“十一五”期间取得的巨大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对广东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央财政作出的重大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他说,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财政收入总量连续20年居全国首位。特别是2008年以来,广东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既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又促进了经济结构调整,2010年来源于广东的中央财政收入5187亿元,为全国的改革发展大局作出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当前广东正处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困难,财政部将继续大力支持广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王军,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朱小丹等参加了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