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湖北推进文化跨越式发展:文化精品奏响"春之声"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1年03月24日   来源:湖北日报

    “妹娃”唱着黄梅调,土家风情入眼来。由省地方戏曲艺术剧院精心打造的《妹娃要过河》,近日让湖北省观众领略了“鄂派黄梅戏”的新奇与精彩。一个多月来,湖北省数台新创剧目相继首演。

    眼下,一股求新思变的文化春潮正漫卷荆楚。一部部文化精品构成跳动的音符,奏响了传承与革新的“春之声”。

    又见枝头绽新绿

    早春倏至,枝头又绽新绿。

    湖北省两会期间,6台剧目轮番展演,拉开了荆楚大地文艺新春的序幕。豫剧、黄梅戏、音舞诗画、方言喜剧、楚剧、话剧,去年至今新创作的这些剧目,以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题材,昭示着湖北省精品剧目生产的生机勃勃。《东坡》大胆地让苏轼形象首入黄梅戏,艺术再现他谪贬黄州期间的生活和心路轨迹;《踏歌襄阳》铺开一幅汉水文化风情画卷,历史文化名城的记忆波光潋滟。丰厚的荆楚文化底蕴,为湖北省文艺生产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矿藏”。

    42年成功调解2200多件纠纷的敖大焕,成为《乡村调解员》的真实原型;孙东林、孙水林生死接力不欠薪的感人义举,让《信义兄弟》闪耀人性光芒。当代现实生活中的“湖北群星”现象,点燃了文艺工作者的灵感与激情。

    同样以辛亥首义为题材,《辛亥人家》以大时代的家国情怀与小家庭的悲欢离合打动人心;而《一枪拍案惊奇》用诙谐情节和俏皮语言讲述“第一枪”背后的故事。不同风格,不同视野,展现了湖北省文艺工作者的非凡创造力。

    春潮涌动。今年是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湖北省相继推出和正在酝酿一批文艺精品。

    一大批精品剧目,如京剧《1950——初定成都》、《蔡文姬》、黄梅戏《妹娃要过河》、楚剧《辛亥人家》、话剧《裂变1911》、交响乐《洪湖》等,将在精心提炼打磨之后闪亮登台。

    《辛亥革命》和《大总统孙中山》两部电影,《邱少云》、《最后的演讲》、《琴动我心》等数字电影,《国门英雄》、《煮海》、《阿丕书记》、《汉口码头》、《大汉口》、《阳新鞋匠》等电视剧,10集文献片《百年辛亥》……“鄂版”影视作品将持续给力银幕与荧屏。

    春水出涧花争发

    荆楚大地总是这般春意盎然。

    回溯去年,湖北文艺花开多枝。湖北省精心打造的文化产品,征服了各界“挑剔”的目光——

    湖北省充分挖掘荆楚文化历史和现实资源,以开放的胸怀整合多方力量,推出影视佳作《南下南下》和《洪湖赤卫队》,相继登陆央视一套黄金时段。

    第9届中国艺术节上,舞台艺术精品《王昭君》、《古丢丢》、《生活秀》获得文华大奖特别奖,《生命童话》获文华优秀剧目奖,湖北获奖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第14届央视青歌赛中,撒叶儿嗬组合为湖北省蝉联原生态唱法金奖,湖北省同时还获得民族唱法和团体两个优秀奖。

    首届中国戏剧文化奖·话剧金狮奖揭晓,湖北省共捧回7尊“金狮”。其中,《信义兄弟》创下当年创排、当年获奖的奇迹。

    2009-2010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授牌大会上,湖北省3台剧目入围,居全国第一;其中花鼓戏《十二月等郎》获国家十大精品剧目。

    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历史征程中,湖北文化发展如春水出涧,奔流不息。文艺精品创作持续繁荣,花开四季。

    各种重大文艺活动检阅了湖北的文化实力和精品力作。而湖北省也以举办、承办和参加重大文艺活动为载体,引导精品生产、检视作品质量,作为打造文艺精品的重要手段。

    2007年,湖北省举湖北省之力承办第8届中国艺术节,新创剧目达到50余台,一批艺术精品获文华大奖和文华剧目奖。

    2008年,首届湖北地方戏曲艺术节举办,有力地推动了汉剧、楚剧、黄梅戏、荆州花鼓戏、襄阳花鼓、恩施灯戏等地方戏种的剧目生产。

    2009年,湖北省承办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叭一口》、《过早》、《武当和韵》等舞蹈艺术精品脱颖而出。同年在全国首届优秀流行歌曲创作大赛中,湖北省唱响《布衣女》、《长大了回不去了》、《好日子慢慢过》、《香溪香》的优美旋律,获奖总数居全国之首。

    近年来,湖北省相继举办了“天下湖北美”湖北形象歌曲创作推广和“唱响湖北,歌扬天下”等活动,《天下湖北美》、《梦飞黄鹤》、《新龙船调》等优秀歌曲由此传唱开来。今年还将举办“唱响中国,唱响湖北”采风活动、“湖北名歌大家唱”活动。

    历年央视系列春晚上,从汉味小品《招聘》到《五十块钱》,从民俗歌舞《山乡春来早》到经典歌剧《洪湖赤卫队》,浓郁的荆风楚韵令人沉醉。大型地域风情舞蹈诗《家住长江边》首开剧目生产股份制先河,在八艺节上获文华大奖。

    省作协实施驻会专业作家、驻会合同制作家、合同制作家和项目合同制签约制,推行“松散不松劲、放手不撒手”、“养事不养人”的管理模式,为催生文学精品提供了强劲动力。方方、池莉、熊召政、刘醒龙、陈应松等著名作家领军,共同擎起“文学鄂军”的大旗。小说《张居正》捧回茅盾文学奖,7位作家分别在四届鲁迅文学奖中获奖。

    东风拂过千山绿

    近年来,湖北省不断推出一系列打造文化精品的政策措施。东风拂过,绿满千山处处春。

    在先后设立“优秀人才奖励基金”、“文学创作特别贡献奖”后,2008年,省政府出台《关于保护与发展湖北地方戏曲的通知》,投入300万元保护与发展荆楚地方戏曲。

    2009年,省委、省政府召开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专题座谈会。随后,省委、省政府《关于推动湖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意见》出台,将文艺精品打造工程列入湖北省文化建设“八大工程”之一。

    2010年,出台了《湖北省电影电视剧(影视动画片)精品奖励办法》、《湖北省“一县一品”文化品牌创建实施办法》,分别拿出1000万元重奖影视精品、创建地域文化品牌。省委常委专题会议明确提出,“把引导文化精品生产作为重要切入点。”省文化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强调,要发挥湖北省文化资源优势,以文化精品为重要切入点,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在湖北省文化精品生产的蓝图上,影视精品系列、舞台艺术精品系列、文学精品系列、音乐精品系列和特色文化精品系列的总体规划已经写就:“十二五”期间,继续保持湖北省舞台艺术在全国领先的地位,打造10台在全国有影响的剧目;打造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艺活动品牌,精心组织好楚天文华奖、楚天群星奖评选等重大文艺评奖活动。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推出50部具备国家水准、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湖北特色、深受群众欢迎的重点文化精品。

    可以预期,未来五年“站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下”的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将为荆楚大地增添满眼春色。

 
 
 相关链接
· 湖北:紧抓"十二五"契机 推动民生工程再上台阶
· 湖北紧急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瘦肉精”整治工作
· 湖北公务员招考工作正式启动 计划招录5000余人
· 湖北发布水资源公报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 湖北恩施开通“恩施号”旅游专列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