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3月15日)24时,是北京市法定供暖期结束时间,全市1955个供热单位将陆续停暖。
由于去年法定停暖日来临时,北京突遇寒流,供暖曾延长一周。本采暖季起,《北京市供热采暖管理办法》正式确定了看天供暖、停暖的规定,市供热、气象、财政部门在供暖初日、终日均进行临近气象会商。
上周,市供热、气象、财政部门每日监控气象变化,分析15日至20日的气象变化趋势。据市供热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从目前气象预测情况看,没有出现需要调整采暖期时间的气象因素。3月16日至20日期间本市无强冷空气影响,大部分时间天气以晴为主,日平均气温在7℃以上,符合本市连续五日日平均气温高于5℃停止供暖的气象标准,全市将按时停暖。
由于13日、14日,本市突遇大风天气,夜间温度降至零下,而15日至16日的夜间,气温可能只有-3℃,按时停暖,居民是否会感到不适?
市供暖办有关负责人表示,15日24时是停暖的起点,各供热单位陆续停暖,谁也不能早停,即便是供暖停止,市民家中的暖气也是逐渐降温,余温犹在。其实,气温的升高已降低了居民对供暖的需求。据市燃气办的统计数据显示,昨天全市天然气用量只有2600万立方米,而上一周这个数字还在3000万立方米以上。
市热力集团各热力站今夜24小时起陆续停暖,为保障锅炉、城市热网的安全,停暖不会“喀嚓”一下全部停掉,1.7亿余供暖面积将一部分一部分的降温。“居民家中的暖气至少在16日上午之前是不会变凉的。”市热力集团有关负责人说。
为了保证幼儿、老人不因天气变化致病,停暖后,幼儿园、学校、敬老院、医院等特殊用户还将适当延长供暖,其他与供热单位对供暖时间另有合同约定的,也可按约定执行。
本采暖季起,全市大约1200万平方米居民小区试行供热计量收费,今天,相关供热单位将统一抄表,以清算热费。试行期间,将比较居民按面积和热计量两种方式所计热费的高低,热费收取就低不就高。
市供热办要求全市供热单位加强检查,杜绝事故,安全停暖,并加强调节,全力保障最后24小时的供暖质量。(记者 刘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