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内蒙古自治区金融运行给力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保持高速高效安全的良好态势,呈现出6大特点。
信贷投入实现较大幅度增加。满足区内项目资金需求,各家银行积极争取总行增加信贷规模指标,通过组织银团贷款、转让信贷资产腾出信贷规模、发行理财产品和信托产品等模式扩大对内蒙古的资金投放。民生金融租赁公司去年在内蒙古投放资金24.8亿元;光大金融租赁公司与内蒙古银行合作,为中小企业融资5亿元。两家信托公司全年实现信托融资120亿元,比上年增长35%。
地方金融龙头企业迅速崛起。到去年年底,全区地方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已经达到2872.5亿元,存款在全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重占到27.8%;贷款余额达到1536亿元,比重占到19.2%。2010年全区地方性银行业机构共计新增贷款316.8亿元,占全部银行贷款新增额的19.7%。
资本市场融资方式实现多样化,全区企业债券、企业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业务、创业板上市融资都有了较大发展。此外,浦东发展银行、中信信托为通辽岳泰饲料、锡盟苏尼特碱业两家企业捆绑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1亿元,实现了内蒙古中小企业债券市场融资零的突破。到12月末,内蒙古已经实现各类直接融资170亿元。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构建了大型银行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地方性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机构组成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到去年年底,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564亿元,比年初增加698亿元;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企业贷款余额的49%,占到全部贷款余额的32.4%。
农村牧区普惠金融服务范围逐步扩大。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村镇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在农村牧区拓展信贷、结算、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银行卡、ATM机、POS机、转账电话、手机支付等现代金融服务工具使用面迅速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走在各省区前列,保费收入、承保面积和财政补贴在全国各省区中列第1位。去年全区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4.79亿元,覆盖种植面积6469万亩、牲畜32万头(只),为218万户(次)农牧民提供风险保障188亿元。
保险业实现较快发展。去年,内蒙古新引进保险机构4家,保险机构总数达29家。全区保险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15.5亿元,同比增长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