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关中冬麦区冬春连旱,除前期已经抗旱浇灌的595万亩作物外,目前全省在田作物受旱面积443万亩。为此,省防总加强抗旱应急值班,强化抗旱预案措施落实,努力扩大抗旱灌溉面积,为城乡居民春节期间生活生产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春节期间,省防总3次同气象和农业部门进行抗旱会商,对抗春旱工作做出安排部署。2月5日适时启动了关中旱区Ⅲ级防抗干旱灾害应急响应,并派出3个工作组赴旱区检查指导。同时,省财政安排1000万元抗旱资金支持旱区开展工作。
各级水利部门组织实施冬春连灌,启动渠、井、库、塘等水利设施投入抗旱。宝鸡市政府主要领导春节期间带领工作组积极调配水源,督促动员基层干部群众抓紧抗旱保苗;咸阳市羊毛湾、冶峪河、泔惠渠等中小型水库灌区和18处抽水站利用当前气温回升有利渠道行水安全实际,实施抗旱灌溉;渭南市洛惠渠灌区春节期间渠首累计引水475万立方米,抗旱浇灌麦田1.5万亩,临渭区组织群众开启160多眼机电井浇灌麦田9000亩。省直宝鸡峡、泾惠渠灌区干部职工放弃节假日,奋战在抗旱一线,交口抽渭灌区春节期间不停工完成了渠首机组设备检修安装,为春灌大流量引水奠定了基础。
旱区各级把确保群众生活用水安全放在抗旱工作的首位,咸阳、铜川组织力量对旱塬区水源现状、用水需求和人畜饮水困难情况进行了全面排查,制定详尽可行的人饮解困工作方案,提前为群众组织拉水、送水。渭南市派出工作组和技术人员对城乡供水设施、重要城市水源地水库和农村人饮供水点进行重点排查,并成立抗旱应急保障服务小组,保证受旱、低温情况下各类供水设施的安全稳定。(记者 苏同敏 通讯员 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