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辽宁省渔业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的增长态势,淡水渔业产量和海水渔业产量均有大幅增长,远洋渔业产量增幅高达50%以上;渔业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18.8%;渔业经济总产值实现1049.7亿元,同比增长15%,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渔民人均收入1.23万元,同比增长7%。
2010年是辽宁渔业3年推进计划的收官之年,渔业经济创出历史新高。14个市中,大连一枝独秀,其余市整体跟进。大连渔业经济产值完成562.1亿元,同比增长17.3%,占总量的53.5%;丹东渔业经济产值完成104.8亿元,同比增长14%,占总量的10%;其余12个市和辽渔集团完成382.8亿元,占总量的36.5%。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010年全省渔业经济产业结构比为 53.8∶25.2∶21,与2005年的55∶22∶23相比,渔业第一产业下降了1.2%,但通过以增量带存量调整,推进产业对接和结构升级,渔业第二产业增长了3.2%;渔业第三产业通过整合“弱小散”服务,虽然下降2%但服务质量得以提升,休闲垂钓、渔业观光和渔家乐方兴未艾。
现代高效渔业板块做大。通过扩大优势产品生产规模,推广深海养殖及生态混养等新技术,强化标准化生产和提升养殖产品品质,实现了渔业增产、增效、增收。通过加大苗种投放和增殖放流力度,扩大海参、鲍鱼、林蛙等优势优质产品生产面积,加大高附加值水产品份额;积极推进海洋牧场和人工渔礁建设,恢复渔业生态资源。积极开展中外民间渔业合作和大洋捕捞、极地捕捞作业,实现远洋捕捞产量20多万吨,同比增长50.4%。 (记者 张会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