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事业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1月26日,辽宁省民政厅表示,2010年全省民政事业总投入106亿元,其中争取国家资金59.8亿元,同比增长9.5%。2011年辽宁省将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全省民政事业预期总投入增长15%,总规模超过122亿元。
投入增多,意味着老百姓的保障水平将随之提高。据介绍,去年辽宁省共发放各类救助补助资金60.7亿元,使近300万“三类”群体(困难、优抚、特殊群体)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全省城乡低保人均保障水平增长8.8%,五保供养水平增长近20%,重点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平均提高12%,基本达到当地人均生活水平。而今年,据介绍,辽宁省“三类”群体救助保障水平的整体增幅将不低于城乡人均收入的提高幅度,预计在10%左右。
在保障范围方面,全省去年退出低保23.8万人,新进低保21.7万人,“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局面将在今年持续巩固。
在公共服务方面,去年辽宁省千名老人拥有的床位数达到24张,城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农村社区建设覆盖率达到21%。民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27.8亿元,同比增长7%。今年,辽宁省还将新增养老床位2万张,使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达到25张,养老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对农村困难群体的救助方面,目前全省通过农村医疗救助资助低保对象参加新农合的额度由20元提高到30元,绝大部分县(市、区)农村低保对象的参合率达到了100%。全省去年支出医疗救助资金2.05亿元,救助城乡困难群众164.58万人次。此外,子女就读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低保家庭也纳入到了分类救助范围,月平均增加救助金50元左右,有效缓解了贫困在校生的就餐和住宿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