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降低频繁发生的极端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重庆市农委近日将出台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用于预防、处置灾害以及灾后生产恢复,以减少重大自然灾害给重庆市农业带来的损失。
农业是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的产业。目前,湖南、安徽、山西、广西、海南等地都出台了相应的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去年,重庆市也开始酝酿出台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拟于近期正式发布。
据了解,重庆市的应急预案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发生的干旱、低温、洪涝、风雹、冻害等农业重大自然灾害的预防、应急处置和灾后农业生产恢复。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重庆市将根据情况启动预案:农作物受灾面积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5%以上,或农作物绝收面积超过10万亩以上,或养殖业预计因灾损失1亿元以上。当市内两个及其以上区县(自治县)发生的严重农业自然灾害,受灾区域农作物绝收面积超过5万亩以上、养殖业预计因灾损失5000万元以上,也可启动预案。
“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当地农业部门必须在5小时内向区县政府及市农委报告。”市农委有关负责人说,根据农业自然灾害发生范围、强度和受灾面积,分四级启动应急响应。
同时,该预案还规定,农业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应交由当地政府指定的专门部门发布,未经授权,不得自行发布。(记者 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