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挥四川文化遗产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11月17日晚,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蒋巨峰签署框架协议共建大遗址保护成都片区。文化部部长蔡武,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新初等主要领导,以及四川省政府有关部门、省文化厅、文物局负责同志和相关单位代表出席签字仪式。签字仪式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黄彦蓉主持。
在签字仪式上,单霁翔充分肯定了四川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他说,近年来,四川省和成都市政府不断创新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合理利用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资源,不仅实现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赢,而且为丰富完善新时期文化遗产保护理论提供了丰富实践经验。他表示,“十二五”期间,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将进一步整合资源,突出重点,把成都片区作为“十二五”大遗址保护“四线五片一圈”战略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对重要大遗址的保护、展示、研究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全面提升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将成都片区建设成为我国大遗址保护重要示范区。他希望四川省以此次框架协议的签署为契机,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大遗址保护工作模式,进一步促进大遗址保护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推动保护成果为全民共享,还大遗址以尊严,让成都片区成为全国大遗址保护的典范。
蒋巨峰在签字仪式上表示,“成都片区”大遗址保护被纳入国家“十二五”大遗址保护“四线五片一圈”战略新格局意义重大,对推动四川文物保护,建设“全域成都”“天府新城”,推动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他要求各相关市州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充分认识共建大遗址保护成都片区工作的重要性,按照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的统一规划部署与共建内容要求,积极加强领导、组织和协调,认真落实共建任务,切实做好成都片区大遗址保护的各项工作。
“央地共建大遗址”是国家文物局为创新大遗址保护模式,推进城市和乡村文化建设,拓宽央地合作领域,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出的构想,目前已与湖北、陕西、甘肃、四川省开展了相关实践。按照《共建大遗址保护成都片区框架协议书》要求,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在2011年至2015年努力建成以“成都片区”为中心、辐射西南的大遗址保护示范区和长江上游生态文化旅游中心的共建目标。为此将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的合作:一是加强成都金沙遗址、广汉三星堆遗址等大遗址的考古、保护、展示、利用,推动“古蜀文化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前期工作;二是加快推进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等大遗址考古资料整理基地、文物保护修复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项目的建设;三是优先支持四川省承办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和大遗址高峰论坛,宣传四川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和经验。 (记者孙波 闫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