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3天的中国·江苏第二届国际产学研合作论坛暨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昨天在南京闭幕。大会期间,省长罗志军会见了出席活动的部分海外嘉宾。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副省长何权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辞,省长助理徐南平、省政府秘书长樊金龙和省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见。
罗志军欢迎各位海外科学家和高层次专家来江苏参加大会,对大家长期以来给予江苏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说,在我们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挑战和机遇并存的关键时刻,各位科学家和高层次专家汇聚江苏,就深化国际产学研合作发表真知灼见、进行交流对接,对我们进一步推进科技创新国际化进程,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未来5年,我们将把创新驱动作为核心战略,把科教兴省与人才强省作为基础战略,大力加强自主创新和发展创新型经济,加快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使科技进步与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
罗志军说,多年来江苏秉持开放创新的理念,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加快引进和转化国内外先进技术成果,着力培育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科技综合实力和支撑引领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作出了重要贡献。科技没有国界,科技成果只有通过应用、推广和转化,才能实现最大效益,才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造福人类社会。江苏新兴产业发展迅速,对先进技术成果的需求十分迫切,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前景广阔。我们愿与各位科学家和高层次专家共同努力,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在互惠互利的道路上迈出更大的步伐,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罗志军还和各位嘉宾就新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以色列贸工部副首席科学家米娜·戈达克女士代表各位科学家和高层次专家表示,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不仅是江苏发展的需要,也是以色列和世界各国的愿望。近年来,以色列与江苏科技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层次不断提升,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我们将继续加大科技合作力度,努力实现互利共赢。
曹健林对大会的举办表示祝贺。他说,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加强创新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挑战的共同选择。江苏是中国经济和科技发展较快的省份之一,国际技术转移、应用和推广具有良好的条件和基础。真诚希望与会各方以这次大会为新的起点,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加强技术资源与江苏产业技术需求的有效对接,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
何权在开幕式上说,江苏将以这次大会的举办为契机,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营造良好环境,将国际产学研合作工作不断引向深入,努力把江苏建设成为技术成果转移及转化的重要基地,成为高层次人才施展才华和创新创业的热土,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次大会由科技部和江苏省政府共同主办,得到了海外著名大学、科研机构、跨国公司、技术转移机构的大力支持,25个国家和地区的270多名嘉宾应邀参会。会上,共签订联合研发和技术引进合作项目30项,涉及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领域。签约组建纳米、物联网、生物医药和智能电力电气等10个产业创新国际合作联盟,加快构建国际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大会期间,还在南京、苏州、无锡、泰州等地举办了低碳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纳米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传感网研讨会以及生物医药国际合作对接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