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青海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了解到, “十一五”以来,全省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达73.77亿元,城镇市政公用基础设施水平得到较大提高和完善,提升了公共服务功能和城镇的综合承载力和聚集效应,为全省城镇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根据“十一五”减排工作目标要求,青海省持续加大了对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利用国家投资建成城镇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38项,其中新建生活垃圾填埋场35项,扩建生活垃圾填埋场2项,实施城市环卫配套工程1项,总投资达52159万元。同时,积极促进和引导民间投资、社会力量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经营,成功实施了西宁市第七水源工程、第二污水处理工程、尹家沟垃圾处理工程、西宁餐厨垃圾处理工程、沈家沟和刘家沟垃圾处理场、海湖新区大剧院和科技馆等项目建设。
在多方面投资拉动下,目前青海省各地城镇垃圾处理、环境卫生设施、道路、供水、排水、污水处理设施和集中供热工程等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据省住房城乡建设厅预计,到2010年底,青海省可超额完成全省“十一五”期间安排的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任务,新增城镇生活垃圾日处理总量达1840多吨,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70%;西宁市第一、第二、第三和城南新区污水厂的处理能力将达到日19.55万吨左右,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可达88%以上,能够提前完成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的规划目标,全省县以上城镇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将达到50%以上。(张利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