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甘肃推进新农村建设硕果累累 广袤乡村日新月异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0年11月01日   来源:甘肃日报

    “十一五”末,陇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山欢水笑的景象,一条条水泥路延伸至农家,一户户农家院落干净整洁,一座座温棚相映成趣,展露出一幅环境优美、和谐发展的新农村画卷。甘肃省按照“抓好试点、探索路子、总结经验、以点带面”的思路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着力加强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坚持不懈地开展扶贫攻坚,使广袤的乡村日新月异。

    2006年,省委、省政府部署全省新农村建设,根据甘肃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各地发展条件和水平差别很大,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等实际省情,按照基础条件和发展水平,科学确定发展目标,提出条件好、发展较快的地区,要率先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条件差、发展缓慢的地区,要着力夯实基础,重点突破。各地分类别、分层次、分步骤地加以推进,走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2006年至2008年,甘肃省2个市、12个县区、100个村首批试点新农村建设,经过全省上下3年的共同努力,首批试点取得了“思想观念变新、主导产业发展快、基础条件改善快、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村容村貌稳步变化以及探索路子有成果”的显著成效。特别是100个试点村,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82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100元,增幅达到20.9%,年平均增长16.7%。其中50个扶贫工作重点县的试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试点前的1650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330元),达到2008年的2901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78元),3年年均增长20.7%,为今后4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年均12%的增长目标,树立了典型,总结了经验。

    按照继续深入试点与面上推进相结合的思路,紧紧围绕农民人均纯收入到2012年突破4000元的目标,甘肃省总体部署2009年至2012年开展新一轮全省新农村建设试点,着力推广试点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省上选择基础条件较好、财政保障能力较强、基本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条件的兰州、嘉峪关、金昌3个市作为省级试点市;按照工作基础好、产业前景好并结合扶贫开发,兼顾不同类别,确定瓜州、山丹、民勤、永靖、夏河、会宁、陇西、武山、西和、泾川、正宁11个县作为省级试点县,开展新一轮试点。

    新一轮试点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超过了首批试点,3个试点市11个试点县共布局试点县区14个,试点乡镇42个,试点村386个;资金投入不断加大,省财政和扶贫专项补助资金5.3亿元,市县财政投入2.79亿元,带动项目整合资金52.07亿元,带动11个试点县投入115.61亿元。

    试点启动一年来,试点市县在传统观念明显转变、村容村貌显著变化、民生改善全面加强、各项改革全面深化的同时,尤其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明显,极大的促进了试点的深入推进。2009年,3个试点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量和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1个试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全省面上的新农村建设,各地正在根据实际着力推进,重点突出三项内容,即搞好规划,搞好村庄整治,发展特色优势主导产业。 (记者 王朝霞)

 
 
 相关链接
· 天津市召开新农村建设系统联合推动机制工作会议
· 胡四一赴湘渝调研农村水电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江西省将灾后重建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 统筹安排
· 四川省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工作现场会在德阳召开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