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是宁夏冬麦播种和设施农业种植的高峰,9月下旬至10月底,全区农资打假秋季行动在全区展开,这次行动检查的重点是种子、农药、肥料,各级农业部门将集中力量清查辖区内的农资经营主体。
近日,记者跟随农业执法人员,在我区最大的农资集散地西北农资城检查时发现,经过多年的“红盾护农”打假行动,市场上销售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的企业已销声匿迹,而令执法者和守法经营者头疼的是种子的无证生产、未审先推;农药、肥料的包装标签不规范,外包装标明的使用范围和功效被夸大;肥料中有效成分不足、假冒伪造登记证、肥料产品标称具有农药功能等违法行为。
在西北农资城随机抽查的6家经销企业中,以设施农业使用的较多的追施肥、冲施肥等问题较多。比如,一种“正旺追施肥”,标注有效成分高达90%,但事实上有效成分的总和只有60%。在场的肥料专家尹雪红告诉记者,这种虚高的标注会使农民误以为买到了成分足的肥料。
据了解,在本次打假行动中,发现不合格产品将彻查源头,对无证、无照生产经营农资的,将联合有关部门坚决予以取缔。(记者 洪 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