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福建迅速采取针对措施帮助灾区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0年07月10日   来源:福建日报

    此次暴雨洪灾,给福建省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灾后恢复生产是当前的紧迫任务。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目前,省级粮食安全应急储备水稻、玉米、大豆种子36.37万公斤已无偿支持灾区,双季晚稻已赶在7月1日前全部播种;灾后改种大豆和玉米的,各地正趁适播期即7月下旬到8月上旬适时播种。截至7月5日,全省已补种改种农作物74.04万亩,其中补种改种粮食48.02万亩。

    据介绍,农业灾后恢复生产的重中之重是抓好农作物改种补种扩种、防治病虫害和防控动物疫病。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省农业厅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在政策、资金、项目上尽量向受灾较重地区倾斜,迅速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措施,努力帮助灾区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由于多次受灾,福建省夏粮损失较大,秋粮生产压力极大。省农业厅要求认真落实补种改种扩种,减少损失。其中,全省双季晚稻比去年扩大14万亩;力争秋甘薯、秋玉米、秋大豆种植面积分别比去年增加14万亩、8万亩和5万亩。

    据省农业厅植保总站专家介绍,目前,福建省水稻病虫害局部较为严重,主要是稻飞虱、稻瘟病、稻纵卷叶螟等。为防治好病虫害,省农业厅已摸清了全省240盏虫情测报灯的受损情况,安排专项经费19万元用于其中受损的58盏测报灯的维修补助。植保部门已从全省调剂新农药10吨和715台背负式喷雾器、担架式喷雾器等植保机械,无偿供应受灾较重的南平、三明、龙岩三市。同时,加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系统调查和大田普查,严密监测,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并实行二天一报制,特殊情况随时报告。此外,积极发挥全省400多支专业化防治队伍,及时落实防控措施。

    目前,全省植保部门已防治双季早稻和双季晚稻病虫害约503万亩次,其中南平、三明、龙岩等重灾区已防治约262万亩次;在当地电视台制作播放50余期水稻重大病虫发生防治节目,在当地报纸发布有关新闻20多期,编发防治信息手机短信10万余条,印发病虫防治技术要点宣传单20多万份。

    为强化灾后动物疫病防控,省农业厅已紧急向南平、三明、龙岩等灾区调拨131吨消毒剂,储备疫苗650万毫升(头份);紧急编印《洪涝灾害后动物疫病防控知识问答》3000本、《科学消毒实用小册》2000本,分发到各地指导灾后防疫、消毒工作。目前,各地正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做好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消毒灭源、疫情监测、补栏免疫等工作。

    据了解,为夺取农业抗灾救灾、恢复生产的全面胜利,福建省2010年度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重点向南平、三明、龙岩的29个受灾县倾斜支持,占全省项目实施县的75%,项目资金3000万元;2010年土壤有机肥提升补贴项目向南平、三明、龙岩三市倾斜,安排项目县15个,占全省项目县的56%,项目资金1350万元;从中央下达的今年第二批农机购机补贴资金中安排2000万元以上,专项用于南平、三明、龙岩灾区钢架大棚设施的重建和新建,并对列入购机补贴目录、符合补贴条件的在建未补被冲毁的钢架大棚(包括台湾农民创业园),经核实确认后给予兑现补贴;向南平、三明、龙岩倾斜安排2010年度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22家、一村一品示范项目6个,扶持资金253万元。此外,省农业厅积极协调财政部门,预拨2010年水稻种植(制种)保险和能繁母猪保险财政补贴资金,并要求各级农业(畜牧兽医)部门积极协助做好灾害的技术鉴定、查勘定损,尽快将理赔款拨付给受灾的参保农户和养殖户。

    同时,省农业厅成立了在闽台农恢复生产指导服务组,深入台湾农民创业园了解灾情,慰问台商,帮助反映和解决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还积极呼吁农资企业向灾区捐赠优质农资。5日,首批捐赠肥料56吨、农药25件已发往建瓯。(记者 吴美章) 

 
 
 相关链接
· 农业部再派工作组指导南方省区灾后恢复农业生产
· 陕西省:全面完成“三夏”机械化农业生产任务
· 青海农业生产呈六大特点 为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基础
· 电力护航“三夏”农业生产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