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产权市场迎来新的发展节点——江苏省股权登记中心将于7月6日揭牌。随着登记系统的开通,在江苏百万中小企业面前,一扇通过股权质押或担保方式从金融机构获得间接融资的大门正徐徐打开。
从两年前的让行政事业单位闲置资产进场交易,到如今的把非上市公司股权登记工作抓起来进而方便股东开展股权融资,一连串的创新举措,使得江苏产权市场逐渐跳出仅为国有产权交易提供阳光平台的既有领域,踏上了面向社会、服务经济的创新发展之路。
省产权交易所总经理陈磊表示:创新,一方面是因为近几年来可供交易的企业国有产权越来越少;另一方面是因为江苏产权市场公平、高效的交易机制和股市一样也具有价格发现、资源配置功能,客观上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所需。
苏州市工商局不久前通过省产权交易所处理一幢闲置办公楼,报价1018万元,吸引6位买家竞买,结果以1360万元成交,多卖了三成多。类似这样处置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克服了以前处置过程不够公平合理透明、处置收入不一定及时上缴国库的弊端,自然受到各方好评。而全省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规模约7200亿元,每年因闲置而需要处理的资产不是个小数。契合了现实需要的创新必定具有生命力。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省产权交易所共办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处置项目17项,成交2267万元,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股权登记则是江苏中小企业的福音。我国非上市公司的股权登记工作长期没有明确的部门管,给这些公司的股东利用股权开展融资带来很大困难。据统计,江苏股份有限公司有1200多家,其中上市公司只有不到150家,其余均为非上市公司。现在,江苏省股权登记中心的成立,有望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同时,规范的股权登记管理和透明的财务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帮助投资者方便地了解企业经营状况,有助于吸引投资者向非上市公司提供直接融资。抓好股权登记,还对加强非上市公司股权监管、规范和改善其股权治理结构有帮助。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教授常修泽——这位创立了“广义产权论”的著名经济学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江苏产权市场创新发展的方向和势头连声说“好”,认为包括江苏在内的全国产权市场创新发展的空间广阔。
服务经济天地宽。对于江苏产权市场的未来发展,作为省产权交易所的主管部门,省财政厅厅长潘永和信心十足:“要通过不断创新,整合全省产权交易资源,把江苏产权市场不仅建设成各类产权发现价格、发现投资者的有效市场平台,我省国有产权价值实现和有序流转的阳光通道,而且建设成为中小企业提供股权流转、融资服务的资本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