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记者从贵州省精神文明办获悉,今年,省级“农民文化家园”创建活动中,全省将选择资源丰富、富有特色、文化设施基础较好,“四在农家”创建有一定基础,具有发展乡村旅游基础,能较好发挥示范效应的333个村进行重点打造,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十一五”期间,贵州省共投入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4000万元,对每个村投入3万元,在1000多个村实施千村推进计划。与此同时,贵州省又投入500万元建设了60个乡镇精神文明示范点。
2006年,贵州省文明委下发了《农民文化家园(2006年~2010年)千村建设推进计划实施方案》,并将“农民文化家园”定位为贵州省具有创造性的一个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思路。它将省直10多家单位在农村开展的一系列公共文化建设工程进行资源整合,村里缺少什么项目,就补上什么项目。其建设特点与办法开创了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西部模式”。“农民文化家园”是贵州省农村多种文化资源和设施建设的总集合,是集思想教育、科技培训、文化活动、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开放性的村级文化设施建设体系。主要包括村级组织活动室、村图书室、文化活动室、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影“2131”工程、远程教育接收点、文化小广场、小戏台、宣传栏、农家书屋建设等多种要素。通过集合多种资源,形成综合效应,更好地为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记者 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