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阿新闻合作再上新台阶
——在第二届中阿新闻合作论坛上的演讲
中国江南平台入口
新闻办公室主任 王晨
(2010年5月6日)
尊敬的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两年前,我在北京参加了首届中阿新闻合作论坛,今天又在巴林参加第二届论坛,感到亲切。此次论坛的举办,既是落实《中阿合作论坛2008年至2010年行动执行计划》有关新闻领域合作的重要步骤,也是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新闻合作机制不断发展的重要标志。感谢巴林王国承办本次论坛,很高兴与阿拉伯传媒界朋友再次相聚,围绕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发展中阿新闻合作进行探讨。
近年来,中阿关系稳步发展,务实合作不断深化,根植于传统友谊基础上的互利互惠合作关系将我们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阿盟和阿拉伯各国领导人始终从战略上把握双方关系大局和发展方向,实现经常性互访,有力推动了双方关系发展。双方均尊重和支持对方根据本国国情自主选择发展道路。阿拉伯国家始终奉行一个中国政策,在涉及中国主权和核心利益的问题上支持中国。中国对阿拉伯国家争取民族合法权利的正义事业和谋求发展的愿望,给予了政治和道义上的有力支持,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中阿合作论坛”的创立和发展,为双方加强集体对话和协作开辟了广阔前景,更成为双方政治互信的重要标志和坚定基石。本月13日至14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将在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天津举行,会议以“深化全面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为主题,就中阿关系、论坛建设、务实合作和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讨论,将进一步推动中阿集体合作,提高中阿合作总体水平。
人民友好、真诚相待是中阿关系发展的基础。伊斯兰文明和中华文明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都曾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积极贡献。近年来,双方的文化交流合作不断增多。中阿互办艺术节已经有机制性、经常化的安排。中国十几所大学共培养了数千名阿拉伯语专业人才。孔子学院和中国文化中心为阿拉伯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华文化提供了便利。中国鼓励青年学生到阿拉伯国家留学,欢迎阿拉伯学生到中国学习、访问。在中阿贸易往来越来越频繁、文化艺术交流日益增多的今天,中阿社会各界的交流呈现稳步快速发展态势,双方民众的交往更勤,走得更近。
坚持务实合作、互利共赢是中阿关系发展的动力。近年来,中阿经贸合作全面发展,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绩。2008年,中阿双方贸易额就已超过1300亿美元,提前两年实现了2006年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确定的1000亿美元的目标。2009年虽然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但双方贸易额仍达到1082亿美元,中阿已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的投资规模日益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展,为阿拉伯国家提供了就业机会。阿拉伯国家在华投资稳步增长。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双方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扩大了在经贸、能源、投资、金融、旅游和人力资源培训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取得积极成效。中阿贸易的快速增长有力地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共同发展,使双方共同受益。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中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均衡是我们的基本国情。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刚刚超过3000美元,居世界一百位之后,按照联合国标准,还有1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任务十分繁重。我们需要坚持不懈地推进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需要兼顾改革、发展和稳定。我们始终把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
中国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通过互利合作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给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扩大进口,积极利用外资,同各国共享扩大市场、深化分工带来的利益。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坚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实施并不断丰富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200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7%,为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去年货物进口价值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为外国产品和服务提供了大量机遇。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中国和阿拉伯各国同为发展中国家,都处在发展的关键阶段,促和平、求稳定、谋发展是我们的共同任务。面对中阿关系发展的新机遇,媒体在推动中阿友好和互利合作方面肩负重任,大有可为。借此机会,我想提出以下几点希望。
第一,中阿媒体继续推动双方战略合作,为巩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政治互信做出新贡献。中阿媒体应正确引导各自民众客观、理性地认识对方国家,积极报道双方高层领导交往和政府、政党、议会往来情况,报道双方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加强支持与配合,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情况,不断巩固中阿关系的政治基础。
第二,中阿媒体继续从实现互利合作共赢的大局出发,为中国和阿拉伯国家经贸合作鼓劲加油。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阿拉伯国家是发展中国家的独特板块,双方经济的互补性很强。阿拉伯国家拥有优越的地缘优势和资源禀赋,中国企业拥有成熟的技术和产业配套,跨国经营能力逐步增强,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商机。中阿媒体有责任全面、准确地介绍中阿贸易的不断扩展、中阿投资合作的稳步推进以及不断出现的投资机会,为中阿经贸合作营造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第三,中阿媒体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成为增进人民理解和友谊的使者。我们高兴地看到,阿拉伯国家的驻华记者频繁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体育场馆、四川汶川“5·12”地震灾区,出现在中国的大江南北,为阿拉伯国家人民带来中国最新的信息。半岛电视台曾举办“中国周”大型报道活动,在阿拉伯世界产生良好反响。常设机构的好处,就是能提供生动、深入、第一手的信息。我们欢迎更多的阿拉伯国家媒体在中国设立常设机构。中国的一些媒体在阿拉伯国家有分支机构,新华通讯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有阿拉伯语稿件和广播节目,人民网、中国网等新兴媒体都有阿拉伯语网页或频道,中央电视台则于去年7月开通了阿语国际频道。20多天前,我国青海玉树发生地震,中国媒体及时报道阿盟和众多阿拉伯国家领导人对我国的慰问。通过双方媒体的共同努力,有效提升了中阿民众之间的理解和认同,增进了中阿人民之间友好的国民感情。我们要努力使中阿媒体的报道和影像在更大范围、以更大力度进入双方社会,为发展中阿关系奠定更加广泛的社会和民众基础。
第四,积极顺应媒体发展潮流,运用现代化通讯手段推动中阿新闻合作。媒体在传播信息,传承文化,扩大不同文明交流上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人们每天都通过阅读报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上网浏览等方式获取各自需要的信息,对媒体的依赖越来越强,期待越来越高。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以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出现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通讯手段和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的新兴媒体,对新闻信息的传播方式和格局乃至对整个社会生活,都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中国自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经过15年的快速发展,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已达3.84亿,网络的普及率达到28.9%,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中阿的传统媒体需要顺应时代潮流,抓住发展机遇,推进媒体融合,不断壮大媒体力量,扩大影响范围,在信息传播和文明交流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我们愿意就互联网等新兴媒体的发展与阿拉伯国家进行对话合作,相互学习借鉴,相互取长补短,努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来提升中阿新闻合作的水平。
第五,充分发挥政府新闻部门的作用,不断提高媒体交流合作的成效。近年来,中国江南平台入口
新闻办公室通过邀请阿拉伯国家媒体人士访问中国,组织阿拉伯国家新闻记者研修班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强与阿拉伯国家媒体界人士的沟通交流,推动中阿新闻领域的友好合作。最近一期阿拉伯新闻记者研修班刚刚在上个月举办。我们愿意在中阿合作论坛和中国与阿盟成员国新闻友好合作交流谅解备忘录的框架下,继续加强与阿拉伯国家政府新闻部门的沟通,开阔思路,创新形式,不断提高媒体交流合作的成效。我们积极鼓励媒体在人员、新闻信息方面的交流,推动更多的记者、编辑、专栏作家等媒介人士互访,不断拓展双方媒体在新闻产品制作、传播和营销方面的合作领域和渠道,促使双方新闻产品在国际舆论中有更强的竞争力。
朋友们,上海世界博览会刚刚拉开了帷幕。世博会是各国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的盛会,也是媒体工作者分享人类文明进步信息的盛会。我们热情欢迎阿拉伯国家的传媒界朋友光临上海,报道世博会,报道阿拉伯国家展馆,报道上海,报道中国。我们也热情欢迎阿拉伯各界朋友择时来上海参观世博会。
预祝中阿第二届新闻合作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