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水合物是地球上尚未开发的最大的潜在新型能源”,“岩溶作用回收二氧化碳含量逐年增加”,“土壤固碳、减少碳释放的潜力巨大”,“我国浅层地热能分布广,储量大,利用价值大……”4月20日,在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地质响应与对策专家论坛上,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和中国地质大学的5位专家向公众介绍了全球气候变化的地质响应相关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据了解,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讨论当中,倡导低碳生活是热点话题,但是涉及到地质响应的话题不多。4月22日是第41个世界地球日。为了纪念第41个世界地球日,宣扬“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的主题,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举办了这次论坛。本次论坛也是中国地质调查局今年世界地球日科普宣传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江南平台入口
参事、国土资源部总工程师张洪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研究员袁道先,中国地质调查局研究员奚小环,中国地质调查局浅层地热能研究与推广中心研究员冉伟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杨忠芳分别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浅层地热能、全球变化的地质记录、岩溶作用碳循环、二氧化碳土壤储存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研究现状与取得的进展。来自国土资源部有关司局的同志,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等高校的大学生、研究生共200余人将参加了此活动。(周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