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副局长宋新潮一行到陕西秦咸阳城、汉长安城和唐大明宫遗址调研,与陕西省文物局、西安市文物局和西安市、咸阳市政府有关领导及高校、科研单位专家就实施江南平台入口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陕西省政府《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行座谈。
国家文物局领导深入秦咸阳城、汉长安城和唐大明宫遗址进行实地调研,听取了省文物局和西安市、咸阳市政府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汇报。单霁翔在座谈时认为,在陕西省委省政府和西安市、咸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西安、咸阳大遗址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在全国大遗址保护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单霁翔指出,陕西要抓住江南平台入口
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和省委省政府批准《西咸新区规划建设方案》有利时机,把西安、咸阳城市发展放到历史长河中有更高的定位。要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的要求,就要加大对大遗址保护的力度,使它们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积极力量。西安、咸阳在实施大遗址保护时必须树立高标准,为全国大遗址保护树立好榜样。
单霁翔强调,首先要加强基础工作。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大遗址保护中考古工作的基础作用,进一步加强大遗址考古工作,根据考古学科特点和遗址保护展示需求,抓紧编制科学合理的考古工作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确保考古工作贯穿保护工作始终,为编制遗址保护规划和开展保护奠定坚实的科学基础。要结合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对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一体化涉及区域的文物点进行认真梳理、整体规划、统筹考虑,提出保护总体思路,尽最大的努力保护文化遗存。
其次要积极稳妥的促进遗址公园建设。西咸一体化规划范围内涉及的秦咸阳城和阿房宫、汉长安城、西汉帝陵、西周丰镐等重要大遗址是中国大遗址的佼佼者,汉长安城遗址是丝绸之路跨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具有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潜力,要使秦咸阳城、汉长安城遗址成为“十二五”期间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的成功案例。要认真总结日前大遗址保护的经验和教训,并要结合陕西大遗址保护工作实践,探索适合这些遗址特点的大遗址保护展示技术和方法。
第三要加强协调领导。各级文物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加强指导检查,督促地方政府和有关单位按照各项法规和规划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充分发挥专家的咨询作用。各项保护工程涉及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的建设项目,要严格遵守《文物保护法》等法规的有关规定按程序报批;遗址公园内所有建设项目必须依法经过专家论证后报国家文物行政部门审批。只有高度重视加强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一体化建设中的文化遗产保护,依法合规、有创造性地做好该区域内的大遗址保护展示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建设彰显华夏历史文化基地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