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中国气象局召开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电视电话会议。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郑国光强调,各级气象部门要结合当地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际需要和气象服务的实际需求,全力做好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条例》的各项工作。会议由中国气象局副局长许小峰主持。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沈晓农、矫梅燕,中央纪委驻局纪检组组长、局党组成员孙先健出席会议。
郑国光说,各级气象部门要深刻认识《条例》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条例》的深刻内涵。《条例》是继《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之后,江南平台入口
出台的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以下简称《气象法》)相配套的第二部气象行政法规,对于增强气象灾害防御能力,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气象灾害防御,有效避免、减轻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具有重要意义。《条例》的出台,体现了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气象灾害防御工作,也凝结着气象部门的辛勤工作、积极争取。
郑国光强调,各级气象部门要结合当地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实际需要和气象服务的实际需求,结合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去年12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在《气象法》实施十周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精心组织,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全力做好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条例》的各项工作。
郑国光指出,各级气象部门要全力做好《条例》的学习宣传工作。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对《条例》进行宣传,在做好部门内部学习宣传工作的同时,使各级人大、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公众了解《条例》规范的内容,增强贯彻实施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条例》的全面有效实施创造良好的氛围。要通过各种活动将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条例》的宣传有机结合起来,使《条例》真正深入到各级政府、各部门和社会公众中去。
郑国光表示,各级气象部门要抓紧制定《条例》的配套规章和措施。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以《气象法》和《条例》为依据,认真做好气象灾害防御方面的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清理工作,维护气象法制的一致性和权威性。要加快气象灾害防御相关标准、技术规范的制订和修订工作,保障《条例》的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郑国光还要求做好地方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和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工作。地方各级气象主管机构要在贯彻实施《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和《国家气象灾害防御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的同时,按照《条例》的有关要求,做好当地相关规划和预案的制订、修订和完善工作,努力将《条例》《预案》《规划》的各项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健全从国家到地方完整的气象灾害防御规划和应急预案体系,认真履行《条例》赋予的责任和义务,依法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会上,郑国光还从加强天气监测、天气预报会商和天气联防,强化决策气象服务,加强农业气象服务等方面,对当前各项气象服务工作进行了部署。
中国气象局内设机构和直属单位以及北京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与会。在31个分会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局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