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将筹集21亿元,推动新农合扩面和提高待遇,将新农合筹资标准提到150元,其中各级政府补助不低于120元,农民参合率达到98%以上,统筹区域内政策性住院报销比例达到60%左右,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这是日前黑龙江省卫生管理部门对社会30项公开承诺其中的一项。据悉,2010年黑龙江省卫生系统将与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共同筹集资金近53亿元,重点办好30件实事,使全省城乡广大居民切身享受到发展和改革成果。
这30项惠民实事主要包括:筹集16.5亿元,继续加强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筹集21亿元,推动新农合扩面和提高待遇;筹集8亿元,加速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步伐;筹集7.48亿元,推进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及指导各地、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卫生惠民创建活动。
公共卫生服务方面比例最大
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包括了20项内容,比例占最大。如“完成全省60万名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工作;完成农村35~59岁妇女宫颈癌检查6.4万人、乳腺癌检查1.4万人;为21.3万名农村孕期妇女免费补服叶酸;为省内200名唇腭裂患儿免费手术;完成4.2万座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任务,监测农村安全饮水1150处”等,涉及五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省人民均等享有的两项普惠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针对重点人群开展的三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针对重点疾病开展的四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央对黑龙江省转移支付资金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五个方面。
群众期盼
望奎县东郊乡前水五村村民蒋玉燕,孩子刚上小学,她说去年政府给她自己免费做了两癌筛查,她希望今年政府能够给她的孩子免费乙肝检查,为自己的父母做体检。
专家点评
据卫生部门负责同志介绍,为保证龙江百姓能够享受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管理部门在落实、启动包括为15岁以下儿童补种乙肝疫苗、为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农村孕妇增补叶酸、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农村改水改厕工程在内的国家五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同时,又将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为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纳入公共卫生服务范畴,简称“5加2”工程,目的就是让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阳光普照龙江人民。
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最为关注
农村改水改厕工程被列为今年30件实事之一。近些年,黑龙江省利用国家农村改水改厕项目资金政策,于2008年初启动了推广建设双瓮漏斗式卫生厕所项目,目前已在全省铺开。日前,尚志市一面坡镇双阳村40多位农民来到市政府,将一面写有“农村改厕,为民造福”的锦旗送到市领导手里。他们说,市政府给村里安装的无蝇、无臭,方便实用的卫生厕所,让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双阳村村民马振国告诉记者:现在村里道路好了,房子宽敞了,卫生环境改善了,在这里生活一点儿不比城里差。
群众期盼
鸡西西郊乡两西村村民说,如今村上路通了,村民都有健康档案了,但村里还没有用上卫生厕所,真希望政府能够尽快让我们用上卫生厕所,告别这脏、乱、差的厕所卫生环境。
专家点评
据负责这项工作的省卫生厅副厅长王国才介绍:改厕工作是预防疾病、保护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事实证明,这一工程不仅改变了人们对农村的印象,也彻底改变了农民的诸多观念。
让“三甲”医院真正走进乡村
在惠民实事中有一项是“组织30所城市三级医院在每三年内负责对口支援66所县级医疗机构。
专家点评
省卫生厅医管处处长王凤民介绍说,目前此项工程在去年的第一个三年周期内已经开展,效果很好,目前他们已经制定了相关规定,让这一惠民措施变成常态,让“三甲”医院真正走进乡村。(记者朱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