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青海省综治委“平安青海”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要求,省综治办委托省统计局开展的2009年度全省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队伍满意度万民调查活动圆满结束,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人民群众对青海省目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环境下的安全感和对政法综治队伍的满意度普遍提高。
为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可靠、公正,在调查过程中,省统计局采取分阶段、分层次、等距离、概率比等抽样方式,采取“加权法”计算方式,对全省8个州市地46个县(市、区、行委)的340个村(社区)13607户家庭进行了调查,调查活动涵盖了农牧民、城镇居民、工人及下岗职工、机关干部、人民教师、医务人员、科技工作者、离退休人员、司机和售票员、个体工商户、民族宗教人士和大中专院校学生等社会各个阶层,16岁及以上各年龄段和不同文化层次的群体,覆盖面广,充分体现了调查活动广泛的社会性和群众性。在发放、统计调查问卷结束后,统计局又随机抽取了23个村(社区)的180个家庭进行了电话和实地回访。
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在对目前社会治安环境,感觉“安全”和“基本安全”的分别占到被调查者的63.28%和32.01%(两项合计为95.29%),经加权法计算,各地群众对社会治安的安全感受度达到了90.59%,比上年上升了0.45个百分点。85.58%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地社会治安状况比上年有明显好转,这一比例较上年上升了11.74个百分点。特别是对校园周边、企业矿区周边、车站和商场影院等公共场所感到好转的分别达到68.98%、48.35%、43.76%和49.47%,较上年分别提高13.85、18.12、23.53和22.44个百分点。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达83.56%,其中有63.92%的被调查者参与了看楼护院、铁路护路、治安巡逻、平安建设宣传等平安建设活动。群众对政法机关的满意度达到90.61%,比上年上升了16.68个百分点。对政法机关的评价中,司法机关名列首位,满意度达91.94%,人民检察院为91.82%,人民法院(法庭)为90.65%,公安机关(派出所)为88.04%,分别较上年上升了21.6、23.57、28.34、3.16个百分点。
统计调查结果同时也真实地反映了各个地区、各级政法机关之间的差异性,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全省政法综治工作和政法综治队伍建设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如认为交通事故仍是今年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最主要因素占被调查者的51.30%,比去年上升2.23个百分点;认为赌博、入室盗窃、未成年人犯罪和外来人员违法犯罪等治安问题仍占有一定比例,分别为16.09%、9.76%、8.87%和6.99%;被调查者当中,39.3%的群众认为居住地无治安岗亭(警务室)或门卫室,29.84%的群众认为居住地无专业或业余治安巡逻队;认为要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加强治安巡逻、加强外来人口管理和提高警察素质的,分别占被调查者的45.41%、42.32%、26.43%和25.8%;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分别是效率不高、态度生硬、作风纪律不严、工作推诿和执法不公,其中,效率不高、态度生硬、作风纪律不严占被调查者的比例较高,分别达到42.92%、25.1%、18.92%,较上年有所上升。这说明青海省一些地区社会治安状况、政法队伍建设状况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政法机关自身建设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聂森 邵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