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无标题文档
  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重庆实施“三优”战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11月12日   来源:重庆市人民政府网站

    近年来,重庆市坚持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着力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优先、师资优化、育人优质”三大战略,采取“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办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从免费教育向优质教育、从“有学可上”向“有好学上”转变,确保“学有所教”、“学有所师”、“学有所成”。

    一、实施“机制优先”战略,确保“学有所教”

    (一)建立均衡发展推进机制。2008年,教育部与重庆市政府签署《共建国家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战略合作协议》,今年1月,江南平台入口 出台《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为重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重庆市委、市政府确立了2012年基本实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奋斗目标,每年召开工作推进会,部市联动、城乡齐动,区域推动、校际互动,通过城乡学校“百校牵手”、“捆绑发展”、“对口帮扶”等措施,稳步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师资队伍、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均衡发展。

    (二)建立均衡发展保障机制。重庆市委、市政府坚持从“预算内和预算外、预算和决算、地方决算和中央决算”三个方面,保障教育投入在财政开支中的比例占到20%。近些年来,累计投入经费186亿元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消除“普九”债务28亿元。2006年以来,落实专项经费55亿元,全面免除360万名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提高农村学校公用经费、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免费教科书补助、校舍维修改造补助标准,实现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到2012年,全市将投入780亿元用于农村中小学建设,其中投入320亿元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

    (三)建立均衡发展考评机制。从2007年开始,重庆市委将区县本级财政教育投入、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完成率等指标,作为区县党政班子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市政府将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列入区县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全面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合格区县”评估工作,增强了区县党委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市教委先后出台了规范办学行为“九条禁令”、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七项规定”等政策,确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真正惠及广大群众。

    二、实施“师资优化”战略,确保“学有所师”

    (一)实施教师合理配置计划。2006年以来,重庆市从高校毕业生中公开招聘了4049名国家“特设岗位”教师,每年从高师院校选拔1000名优秀学生到农村学校“顶岗实习”,2009年还招聘市级“特设岗位”教师686人,农村学校教师紧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2007年,从1万余名农村代课教师中择优录取了近8000名公办教师。2008年,制订了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和职务结构比例标准,新进教师优先解决农村学校需求,全面开展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工作,在沙坪坝区开展了城乡教师交流任职改革试点,城乡教师配置趋于合理。

    (二)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2007年,重庆市启动了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确保全市19万名义务教育阶段专任教师每人每学年接受继续教育不少于60学时,已培训农村紧缺学科教师1万名、市级骨干教师1000名、区县级骨干教师2万名。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引不来、留不住、质不高”的问题,重庆市在部分师范院校开展了“3+2”办学模式改革,实施了艺体转岗兼职教师培训,启动了“全科教师”培养改革试点,培养了一大批“本土化”师资。到2012年,重庆市将累计投入资金8亿元,专项用于教师的培训提高。

    (三)实施教师待遇改善计划。2006年,重庆市政府安排资金2.5亿元,为农村中小学教师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150元;2007年,将补助标准提高到300元;2008年10月,将补助标准提高到500元。2009年,重庆积极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按照市财政与18个贫困区县8比2、与主城9区2比8、与其余13个区县5比5的比例,落实经费32亿元,到6月底,兑现了全市30.8万名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职工及离退休人员绩效工资,教师收入水平与当地公务员收入水平大体相当。

    三、实施“育人优质”战略,确保“学有所成”

    (一)以“唱读讲传”活动提振城乡学生“精气神”。2008年以来,重庆将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作为学校文化塑魂和素质教育创新的重要抓手,广泛开展了“唱读讲传”“四位一体”文化活动。选定45首红色经典歌曲作为中小学必教必唱曲目,免费配发红色歌曲集248万册,精选了138篇中外经典诵读篇目,命名了100所经典诵读实验学校,培训讲故事指导教师1.8万人,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了“师生人人唱红歌、个个读经典、共同讲故事、互相赠箴言”的良好氛围。

    (二)以课程改革提高城乡学生综合素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綦江县课堂教学改革”、“北碚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沙坪坝区区域联动校本教研”、“江津区村校课程改革”等本土经验全面推广, “三峡库区光盘普及”、“石柱县远程协作学习”、“大足县班班通”等一批远程教育成果广泛应用,出台了普通高中招生体育考试成绩增加到50分、重点高中50%的统招计划分配到初中学校、用一定比例招收“综合素质评价+特长”突出的学生等政策,促进了城乡学生综合素质整体提升。

    (三)以素质教育促进城乡学生个性发展。坚持将体育、音乐、哲学和情感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艺体、科技“2+2”项目计划,2008年投入4250万元为农村小学配置体育器材,规划三年投入15亿元建成1000片中小学塑胶运动场,力争让每个中小学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具备一项艺术特长和科技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特色学校创建计划”,培育出了一大批体育、艺术、科技、外语等特色学校,努力形成义务教育“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的良好局面。

 
 
 相关链接
· 重庆在解决农民工子女进城入学问题上实现新突破
· 重庆制定绿色住宅标准等六措施强化节能减排工作
· 重庆严肃查处甲流疫苗接种过程中的乱收费行为
· 重庆要求全力以赴抓好后两个月安全生产重点工作
· 重庆创新体制机制开展非公有制企业职称评审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无标题文档
Copyright©2013 www.iruor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中国政府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