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广西调查总队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广西前三季度经济形势报告。
报告称,在力度空前的经济政策刺激下,保增长、扩内需政策成效逐步显现,全区经济在上半年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继续向好。
初步核算,前三季度广西生产总值5074.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5.73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2249.84亿元,增长16.5%,其中工业增加值1980.56亿元,增长14.7%;第三产业增加值1988.61亿元,增长13.2%。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6.1%、53.8%和40.1%。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夏收粮食喜获丰收。前三季度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835.73亿元,增长6%。
——工业生产增速加快,企业效益逐步好转。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534.27亿元,同比增长16.8%,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7个百分点。38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34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总额141.5亿元,同比下降14.8%,降幅分别比一季度和上半年缩小73.3和36.9个百分点。在38个大类行业中,有20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81.02亿元,同比增长52.1%,增幅同比提高27.5个百分点。其中,城镇投资3338.63亿元,增长54.3%;农村投资342.39亿元,增长33.9%。
——消费市场持续活跃。前三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7.64亿元,同比增长18.9%,增幅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其中,城市消费品零售额1207.91亿元,增长18.4%;农村消费品零售额819.73亿元,增长19.5%。
——物价环比有所回升。9月份全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2.1%,环比上升0.5%,已连续三个月环比上升。前三季度全区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2.8%,总体呈“六降二升”态势:食品类、居住类、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交通和通信类、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价格同比均有下降,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升。前三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9.4%,降幅比上半年缩小0.2个百分点。
——外贸外资降幅减缓。前三季度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91.7亿美元,同比下降10.5%,降幅比上半年缩小3.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全区外商直接投资额7.82亿美元,同比下降2.6%,降幅比上半年缩小5.3个百分点。
——财政收入增长加快,新增贷款明显增多。前三季度全区财政收入665.38亿元,同比增长10.3%,增幅比上半年提高4.2个百分点。9月末全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287.83亿元,比年初增长31.3%;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131.52亿元,比年初增长39.5%。金融机构新增本外币贷款2020.93亿元,同比多增1320.65亿元。
——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前三季度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73万元,同比增长9.2%。由于夏粮丰收、水果等农产品销量增加和转移性收入大幅增长,促进了农民增收,前三季度全区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328元,增长8.3%。前三季度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2.83万人,超额完成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的目标任务。城镇登记失业率3.77%,低于年度控制目标0.73个百分点。
——节能降耗态势良好。前三季度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13.1%。469家重点耗能企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1.63%。
——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增势强劲。前三季度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北钦防四市)GDP同比增长15.4%,增幅比全区高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1%,增幅比全区高1.3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2.4%,增幅比全区高0.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18.7%,增幅比全区高8.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9.2%,增幅比全区高0.4个百分点。(记者/莫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