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9月底,甘肃省进疆摘棉人员达到52.1万人,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摘棉人数较去年稳中有升。这是记者10月12日从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了解到的。
早在今年6月中旬,甘肃省就在通渭县召开了全省组织赴疆摘棉现场会,总结推广各地经验,并确定了全年组织50万人进疆摘棉的目标任务。面对新疆机器摘棉面积扩大、用工量下降及乌鲁木齐“7·5”事件的不利影响,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各地及早组团赴新疆实地考察洽谈,签订意向性输出协议;省驻疆劳务管理处围绕劳务签约项目,及时了解有关团场棉花长势及价格并向全省发布,为甘肃省务工人员进疆铺平了道路。
与此同时,各地采取能人带动、摘花能手现身说法等多种办法,充分调动务工人员进疆摘棉积极性。为消除进疆务工人员思想顾虑,各地专门邀请新疆有关团场负责人来甘肃省,与各乡镇、务工人员、带队能人进行面对面洽谈;陇西、武山、通渭等地领导纷纷为本地进疆摘棉人员壮行,并派带队干部进疆与摘棉人员同吃同住,随时解决相关问题;天水还为8000多名摘棉人员购买了意外伤害险,解决了进疆人员的后顾之忧。
为确保摘棉工走得及时、走得顺利,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兰州铁路局加强沟通协调,积极调配输送专列;铁路部门增设购票专用窗口,开辟上车绿色通道,提供专用候车大厅;扶贫、卫生、劳动保障、公安、交通及团委、妇联、工会等有关部门也纷纷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共同为务工人员进疆摘棉搭建了一条“绿色通道”。此外,各地注重在输转前抓协议、输转中抓管理、输转后抓服务,逐步形成了全过程“一条龙”的组织、服务体系,为确保务工人员安全进疆、进疆后有活干、干活时有保障及平安返乡提供了有力保证。(记者 吕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