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联合举办的知识产权管理高级研讨会在北京开幕。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贺化、WIPO全球知识产权基础设施司执行主任高木善幸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贺化指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人类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不断发展和变革,知识产权制度也逐渐成为促进经济不断发展和创新的一种重要制度。因此,如何根据各国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本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战略和政策,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促进科技成果的商业转化,进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是每个政策制定者必须考虑的课题。贺化强调,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希望在双方的合作框架下,中国能为世界知识产权培训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在题为《知识产权:中国的挑战和对策》的主旨演讲中,贺化指出,知识产权制度是否能够切实实现其制度本身目的的关键是政策。政策不仅指知识产权政策本身,还包括与知识产权制度相配套的科技、产业、文化、教育和外贸等公共政策体系。他提出,我们需要在政府的主导下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选择和制定最恰当的政策,将知识产权制度的功效发挥到最大。
贺化提出,政府应在协调和平衡各方利益中发挥重要作用。既要保护创新者的利益,又要对权利人的滥用行为进行限制;既要鼓励技术的适度合理引进,又要鼓励独立创新以及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经济制度的资源配置作用,又要引导建设良好的知识产权发展环境;既要通过法律手段保障知识产权运行秩序,又要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文化氛围。
贺化强调,当前,政府加强对企业和国家重点发展领域的服务是必要的。作为政府应当将有限的公共资源配置到最需要和最重要的地方;服务的内容应当有针对性,要符合不同主体的需求和能力水平;服务的方式也要更加灵活和多样。他表示,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同时也离不开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参与和支持,离不开国际社会的支持和配合。
高木善幸表示,知识产权管理并不只是理论,还是一种在加强对创新成果有效管理的过程中协调各方利益,寻求务实解决方法的途径。他希望与会人员在研讨会期间能在创新成果管理并实现商业化等方面有所收获。
研讨会主题为“科技成果的商业转化”。会议旨在从知识产权管理层面对科技成果的商业转化相关问题进行研讨,探究各国可以相互借鉴的解决办法。
据了解,来自中国、美国、智利、古巴、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肯尼亚、尼日利亚、秘鲁、俄罗斯、泰国、越南等20个国家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5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将通过主题演讲、分组讨论及模拟谈判等形式就知识产权战略、政策和资产管理,专利及技术转让,以及如何通过专利管理工作实现科技成果的商业转化等问题展开为期4天的研讨。(杨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