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5年,公交出行比例将由目前的36.8%上升到45%,轨道和地面交通日均客运量超过2500万人次,中心城(五环路)内通勤出行时间平均不超过1小时……根据市政府近日颁布的《北京市建设人文交通科技交通绿色交通行动计划(2009年-2015年)》,今后北京市将全方位深化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大力打造“公交城市”,以“快”取胜。
记者从市交通委获悉,2015年北京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比例将达45%。高峰时段通勤出行中,公共交通分担比例达50%以上,轨道交通承担公共交通总客运量力争达50%左右。
为了应对如此大的客流量,未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达561公里,五环路内平均步行1000米即可到达轨道交通站点。今后,新投入运营的轨道交通骨干线路开通时最小发车间隔3至4分钟,高峰时段最小发车间隔2分钟,全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达1000万人次以上。
另外,地面公交将在主要客流走廊上继续增辟公交专用道,总里程达450公里以上,并连接成网。届时,中心城区90%乘客步行到最近车站距离将不超过500米。公交运营在高峰时段主要干线候车时间将控制在3至5分钟,高峰时段平均满载率控制在70%左右,日均客运量达1500万人次以上。
在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等多种方式换乘设施同步规划与建设同时,将建成13个综合客运枢纽,建设改造50个以上换乘中心站,并随轨道交通新线同步建设驻车换乘停车场。(记者 易明灯)
另外,将在客流集中地区增设自行车停车场,轨道交通站点和公交枢纽附近设置1000个左右自行车租赁点,租赁规模达到5万辆以上。中关村西区等重点地区、重点大街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将建设一批步行、自行车交通示范街区。
到2015年,北京将形成“1-1-2”小时交通圈,即中心城内通勤出行时间平均不超过1小时,最远新城到中心城出行时间平均不超过1小时,北京市到环渤海经济圈的张家口、承德、保定、唐山等中心城市的出行时间平均不超过2小时。将中心城交通拥堵指数控制在6左右,即道路网的整体平均速度在每小时25公里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