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家继续强化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有效调动了种粮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各地认真落实中央各项强农惠农政策,积极采取措施抓好夏粮生产,战胜了前期严重干旱等自然灾害,保持了夏粮生产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据农业部预测,夏粮产量有望超过2450亿斤,将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连续第六年增产。
为做好夏粮收购工作,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国家粮食局等6部门(单位)于5月19日制订并印发了《2009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每50公斤白麦、红麦、混合麦(国标三等)最低收购价格由77元、72元、72元分别提高到87元、83元和83元,比上年分别提高13%、15%、15%。5月19日,国家粮食局召开部分主产区小麦收购工作座谈会,分析产销形势和价格走势,对今年的小麦收购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中储粮总公司和地方粮食部门按照预案要求,认真抓好政策落实,积极做好各项收购准备工作。
从5月27日到6月10日,湖北、江苏、河南、山东、安徽和河北6省先后启动预案。6省共确定托市收购库点8480个,其中湖北省1350个、江苏省1674个、河南省2373个、山东省830个、安徽省1811个、河北省442个。为确保收购工作顺利进行,6月中下旬国家粮食局陆续派出6个工作组,分别由局负责同志带队,赴主产区督促检查指导夏粮收购政策落实情况。从调研情况看,夏粮收购工作进展顺利。据统计,截至6月25日,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四川、陕西8个小麦主产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2009年新产小麦2068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889万吨,占收购总量的91%。中储粮委托收储库点在河北、江苏、安徽、山东、河南、湖北6省按最低收购价累计收购小麦1655万吨,占国有粮食企业收购总量的88%。目前小麦市场价格稳定在最低收购价水平之上。另外,在预案执行期间,国家有关部门将继续按照顺价销售的原则,在粮食批发市场公开竞价销售最低收购价小麦,以稳定市场预期,保证供应,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
今年小麦收获期间,河南、湖北、江苏、安徽和山东等5省部分地区由于受连日阴雨天气影响,小麦发生麦穗发芽等情况,小麦品质下降,给农民收入和小麦收购带来不利影响。灾情发生后,国家粮食局迅即派出工作组分赴河南、湖北等受灾较重的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核实灾情,研究芽麦收购的相关措施。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减少农民损失,6月8日和6月26日,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连续发出两个紧急通知,将受灾地区不完善粒在20%以内的等内小麦列入最低收购价收购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