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进展顺利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06月16日   来源:科技部网站

    由陕西省科技厅组织实施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节水农业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启动以来,已在粮食作物高效生产、经济作物高效生产、城市绿地高效用水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项目在东北半干旱粮食主产区,以大豆和玉米为重点,建立了坡耕地机械化旱作节水技术集成模式,其中垄向区田筑挡机填补了国内空白;建立了半干旱平原区“蓄、保、补”节水和高效用水模式系统,注水灌溉较以往人工技术提高工效7-10倍。在华北半干旱农业主产区,应用“适水种植指数(WAI)”进行抗旱节水玉米品种的鉴选,在山西推广东单60等旱作玉米20万亩,亩增产40千克,创社会效益1280万元;提出多种不同微孔规格农用微孔地膜生产方法,较普通地膜覆盖玉米增产9.7-14.8%,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9.8-31.4%,累计增产粮食200万公斤。在西南季节性缺水山区,以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为重点,筛选出8个抗旱节水新品种,研制出适合丘陵农区的“轻型移动式喷灌机组”。在西北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地区,建立了以红枣种植为代表的陕北山地生态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使山地红枣由矮化密植栽培前每公顷2250kg、水分生产效率0.5kg/m3和经济效益7500元分别跃增到矮化密植与微灌工程技术应用后的19800kg、4.2kg/m3和75000元,研究成果总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城市绿地节水灌溉关键设备研发方面,开发了城市绿地节水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绿地查询、统计、管理功能,节约了大量清洁水源。

    项目在我国黑龙江、内蒙古、宁夏、河南、山西、甘肃、陕西、北京、四川等缺水地区和重点节水地区建立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城市绿地等9个综合节水技术核心示范区,每个示范区面积1000亩。截止目前,已建设各种试验基地17个,生产线1条,筛选抗旱品种28个,全面完成了阶段性考核指标。

 
 
 相关链接
· 青海省格尔木市3年内投资11亿元建设节水型社会
· 宁夏将投资11亿实施中部干旱带高效节水补灌工程
· 胡四一出席南通、泰州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审查会
· 甘肃:农业节水用于电厂生产 工农合作节约水资源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