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路上海站北广场一住60年的刘必鑫老伯,今年终于盼来了旧区改造,这两天正忙着装修位于宝山顾村基地的动迁安置房:“这里不仅房子宽敞明亮,周边配套设施也在完善,还有华山医院北院落户!”刘老伯对新家园的未来充满信心。
记者12日从上海市住房保障与房屋管理局获得最新消息,包括顾村基地在内的6个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区,还在进一步拓展扩容,预计新增用地面积将超过8平方公里,于今年三季度起陆续开工建设。
2003年起,上海分别在7个区选址规划,相继启动了宝山顾村和罗店、南汇周康航、嘉定江桥、浦东曹路、闵行浦江和君莲、松江泗泾、青浦华新等以配套商品房为主的市属大型住宅基地。去年,又开始推进建设位于浦东三林的经济适用住房基地。据统计,这些基地规划总用地面积达到25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住宅550万平方米,还有约560万平方米在建。截至去年底,位于7个区的市属配套商品房基地,已为上海市重大工程和重点旧改项目提供了约5万套房源。
今年以来,上海加快了旧区改造和重大工程建设,对顾村、曹路、周康、浦江、江桥、泗泾等六大基地进行了拓展,新增了超过8平方公里的用地。市委、市政府明确,大型居住社区拓展基地要坚持政府主导、以区为主,努力打造“规划科学、配套健全、环境优美、工程优质”的居住社区。
尽管尚处规划设计阶段,各大型居住社区建设处处以人为本,精心设计,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比如,有的提出采用 “大社区、小组团”方式,将社区划分为若干个4至6万平方米不等的邻里小区,控制合理步行距离,增强人们社区邻里间的亲密感与归属感;社区道路布局则采用 “仿生蜘蛛网”的创新结构,形成窄而密的路网架构,方便居民日常生活出行。有的以“绿色居住”为社区规划核心理念,无论是住宅的形态还是环境的布置,抑或公共空间场所的布局,都尽力围绕资源节约、生态舒适做文章。
除了小区住宅质量与环境,居民们还关心新家园的“开门七件事”是否方便。目前顾村、江桥、浦江、周康等基地,已建成了一批幼托、中小学校、社区服务中心、公交起讫站和居委会、物业管理用房等公建设施及居住区集中绿地,并与住宅项目同步交付使用。有关方面还在积极落实,进一步完善大型居住社区的市政、交通、商业、教育、医疗等配套设施。除了在每个基地建设标准化室内菜场,还将引进品牌超市、银行、邮局、药房等,并引入大卖场专线车,满足入住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据悉,除了这6个以保障性住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外,上海还规划了9个以中低价普通商品房为主的大型居住社区,其中近期将试点推进嘉定区的环球乐园站、青浦区的诸光路站2个新增大型居住社区。也就是说,目前全市共初步确定了15个大型居住社区的规划选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