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日趋严重的旱情,吉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各级政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多措并举,全力抗旱。目前,全省投入抗旱资金近1.5亿元。
据气象部门统计,去冬今春全省平均降水量为109.5毫米,虽然略好于常年,但大多降在东部山区,对于中西部粮食主产区而言,降水仍然偏少。特别是5月份正值春耕播种期间,全省降雨仅为22.6毫米,比常年少43.8%。全省担负灌溉任务的8座大型水库蓄水比历年同期少蓄7%,中西部地区部分中小河流处于干涸状态,加之高温、大风,土壤失墒速度较快,旱情有加重趋势。据统计,全省受旱面积1200万亩,占总播种面积的近20%,主要分布在我省的中西部地区。
2月4日,为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吉林省政府召开备耕工作会议,对抗春旱保春耕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及时下派工作组深入旱区,了解旱情,检查和分类指导抗旱工作,提供技术服务。3月17日,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决定今年继续安排抗旱资金8000万元,用于春季打井抗旱和原有抗旱设施设备维护。受旱区政府多次召开抗旱工作专题会议分析形势,研究对策,落实措施。尤其是春耕播种以来,旱区的广大干部群众针对当地的旱情特点,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不断加大工作力度。
在积极发动广大农民抗旱的同时,全省加强对水利设施的管理,充分发挥现有水利设施的作用,并做好协调服务,采取沟灌、喷灌、管灌等多种形式,全力抗旱保苗。
目前,吉林省已投入抗旱人员12.9万人、机动抗旱设备21.6万台套、机动运水车23.5万辆,增打各类抗旱水源井1124眼,维修机电井11638眼、抗旱设施3.5万台套,储备抗旱用油6300吨。(边境 记者王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