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水利部部长陈雷考察了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水利博物馆,并就工程建设、管理等提出明确要求。
为系统整理、展示和宣传中国治水成就,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普及水利科学知识,增强人民群众水忧患意识,经江南平台入口
同意,中编办批复在浙江设立中国水利博物馆,由水利部与浙江省政府共同管理、以水利部为主。建设中的水博馆基于博物馆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理念,采用"塔馆合一"的建筑创意,由下部圆形博物馆体和上部钢结构玻璃观光塔组成,高128.9米,建筑面积3.65万平方米。水博馆展示内容按水利千秋、水中万象、龙施雨沛三大部分筹备布展,全面展示水利史、水科技、水生态和水文化等内容,让人们通过互动式参与,在近水、亲水、观水、戏水的过程中,了解水的知识,认识水的哲理,体会水的重要,重视水的保护,增强水法制观念。水博馆于2005年3月开工,计划于2010年3月建成。
在工程建设现场,陈雷一行仔细察看工程建设情况,详细了解了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情况,听取了有关方面的工作汇报。
陈雷充分肯定中国水利博物馆工程建设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中国水利博物馆的建设,中央领导亲切关怀,中央有关部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萧山区委、区政府鼎力支持,浙江省水利厅特别是博物馆筹建办努力拼搏,短短几年间,主体工程拔地而起,整体布局初具规模,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陈雷指出,建设中国水利博物馆是中国水利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水博馆建成后,将对宣传水利成果,普及水利知识,传播水利文化,承载水利传统,展示水利前景,弘扬水利精神发挥重要作用,产生深远影响。
陈雷说,建设中的水博馆具有六个特点。一是总体规划好。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经过了充分的论证和研究,既是水利博物馆,又是水科技博览中心,还兼顾了休闲度假功能。二是设计创意好。博物馆采用"塔馆合一"的建筑创意,运用了很多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设计新颖,富有特色。三是展示布局好。整个博物馆分成三大部分,广泛介绍中国水利知识,包括中国早期水利、古代水利、近代水利、当代水利等。四是施工组织好。筹建办人员精干,组织得力,管理到位,努力打造精品工程,确保工程安全、资金安全和人员安全。五是筹资方式好。以围垦造地、土地合作开发经营等方式筹措资金,加快了水利博物馆建设进程。六是管理模式好。中国水利博物馆由中央编办正式批复,机构隶属于水利部,浙江省解决编制,部省共管,充分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陈雷强调,要努力把中国水利博物馆建成具有水利特色、弘扬民族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教育基地,建成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水利工作方针的宣传基地,建成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发展民生水利的展示基地,建成普及水利知识、展现水利创新成果的科普基地,建成传承治水文明、弘扬水利行业精神的文化基地。
陈雷对下一步水博馆工程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一是着力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要抓住有利时机,精心组织,确保2010年世界水日完成工程建设任务,顺利试开馆。二是着力抓好水博馆的装饰、装修和布展工作,打造世界一流的水利博物馆。三是着力加强配套场馆、设施、道路以及周边环境的进一步完善。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结合萧山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尽快丰富和完善博物馆综合功能。四是着力构建长效运行机制。要努力拓宽筹资渠道,确保运行经费落到实处。水利部将更加关心、重视和支持水博馆的建设和管理,争取水博馆早日建成,更好地发挥综合功能和整体效益。
陈雷一行还调研了萧山区水利工作。
浙江省水利厅,水利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