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徐绍史调研:土地整治带动灾区农村跨越式发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05月08日   来源:国土资源部网站

    5月4日至6日,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国土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率调研组前往四川成都,深入到汶川大地震中受灾严重的都江堰、彭州两个市调研。其间,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省长蒋巨峰,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魏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柯尊平会见了徐绍史一行,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成都市市长葛红林陪同调研和座谈。通过灾后重建工作的一个个具体成效,调研组真切感受到了“天翻地覆”般的山乡巨变。

    农村土地整治带动灾区农村跨越式发展

    5月5日,从清晨到傍晚,调研组一行马不停蹄先后来到彭州市磁峰镇鹿坪村,都江堰市蒲阳镇花溪村、向峨乡棋盘村、天马镇向荣村、柳街镇鹤鸣村、安龙镇徐家林盘等乡镇村组,在走村入户的深入调研中,在村委会院坝的热烈交谈中,调研组体会到农村土地整治为灾区重建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灾区农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都江堰市委书记刘俊林告诉大家:全市199个村有42个村参与土地整治,采用政府主导型统规统建、统规自建项目达133个,腾出建设用地约1.8万亩,筹集资金40余亿元,安置农户2.9万余户。

    彭州市磁峰镇鹿坪村鹿鸣荷畔、背山面水3个院落式的居住点,使农民的生活与未来产业发展一脉相承,全新的灾后重建概念规划使发展性、多样性、相融性、共享性实现了完美融合。“搬进了新居,村民收入靠什么?有哪些来源?引进公司发展村集体经济,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徐绍史重点关注的问题。

    村民岳华秀发自内心地感叹:“没想到才一年,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却变成了现实,过得比城里人还好呢。”村民们用自家的事例回应了徐绍史的关注,徐绍史鼓励村干部继续带领群众,“整合各种资源,用好各种政策,壮大产业优势,增加农民收入”。

    在棋盘村党团活动中心,徐绍史和向峨乡各村群众代表围坐在一起,“大家都说说,住进新房还习惯吗?花了多少钱?”

    “我家原来在山上,在地震中房子全部垮了,即使国家给补贴,自己重建也十分困难,综合考虑之后我决定参加统规统建,现在没花一分钱一家3口就住上了这套造价将近20万元的105平方米的三居室,自来水、电、天然气、宽带、电话一应俱全,一共花了4万元。现在没有离乡离土我们就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这是以前不能想象的。”年已70岁的老党员尹大培高兴地说,“我们要自觉保持清洁卫生,维护小区的秀美环境。”

    向峨乡党委书记付闵涛介绍说,向峨乡95%的群众住房在地震中毁损,为有效解决灾后群众居住问题,在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由成都市国土局按照“拆院并院”、城乡建设用地指标增减挂钩方式对口援建全乡农村统规统建永久性安置房建设。通过地质专家评审,最终确定了16个永久性安置建设点,将重建居民住房55万平方米,其中农村住房45万平方米、集镇住房10万平方米,安置农户3486户、11699人。安置房面积最小的40平方米,而最大的5人户安置房有175平方米。在春节前已经有831户、近2400名受灾群众入住。其余安置点受灾群众将于8月底前全面入住。

    “新增的耕地都流转了吗?”徐绍史关切地问。

    “棋盘村有效流转了约1/3的耕地,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也缓解了就业压力,为实现一三产业互动、农民长效增收、农业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过去我们这里都是非常传统的养殖业,现在好了,不管是养猪还是养鸡,都集中养殖,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解决了一部分剩余劳动力。下一步我们还将建5000吨的猕猴桃气调库等等,进一步加快发展。”

    农民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徐绍史指出,从老百姓脸上挂着的笑容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成都灾后重建成效非常明显。这得益于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的关怀,四川和成都党委、政府的领导,以及社会各界的援助和支持,更为关键的在于成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在于成都通过制度创新、深化改革,来推进科学发展。在转变我们的观念,转变我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中,向峨村的百姓们碰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但是解决得很好。大家在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的同时又在考虑产业发展,规模经营。产业的发展还要靠制度创新、深化改革,要靠科学发展。

    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夯实了农村稳定和发展的基础

    在柳街镇鹤鸣村,徐绍史认真地听着柳街镇党委书记苟绍波的介绍。作为成都市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的“点中点”,2008年 3月4日柳街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确权登记工作从鹤鸣村开始,全村11个村民小组踊跃参与,参与面达98.6%。鹤鸣村通过走访、夜谈、坝坝会等形式对这项改革进行深入宣传,制定9步工作法,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且进展迅速。截至2008年8月31日,全村11个组总计583户,全部完成入户调查,入户率100%;完成房屋所有权颁证494户,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颁证472户,承包地颁证600户,耕地保护基金卡583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后,鹤鸣村整体流转近 2000亩土地作为蔬菜和花卉种植基地。

    “通过产权制度改革确权登记颁证,市政府顺利地发放了耕地保护基金。原来不想种地的农民越来越自觉地保护起各自的耕地,真正实现了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而且,这项改革还给农民带来了实惠,更加方便地开展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经营,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村民刘文祥高兴地向徐绍史展示了刚拿到不久的几个大红本本——房屋所有权证、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证、承包地证和耕地保护基金卡等。

    徐绍史指出,30年的经验表明,城市和农村的一切改革都始于产权制度改革,产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要素。现在农村土地产权不明晰,使用权不规范。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承包地要流转,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也要流转,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就是这一切的基础。柳街镇不仅做好了这件工作,而且还有所创新。在组织体系上,议事会制度的建立帮助解决了村民间难以解决的问题;在管理上,建立了产权信息的数据库,这对于维护农民的权益,加强产权管理非常有益,很值得推广。

    徐绍史指出,成都在财政不是很富裕的情况下,拿出资金设立耕地保护基金,鼓励农民保护耕地,走在了全国前列,对于保护耕地意义十分重大。他殷切希望,“成都市能不断创新制度建设,继续深化改革,坚持走科学重建和发展之路,带领广大人民将更加美好的蓝图早日变成现实”。

    科学重建是灾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具体的实践

    都江堰市是徐绍史作为中央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成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的联系点。当前,都江堰市作为第二批学习实践活动单位,围绕“科学重建、科学发展”主题,把学习实践活动与加快灾后恢复重建和统筹城乡发展相结合,努力建设“灾后重建的样板和试验区的示范”。

    5月6日,徐绍史参加都江堰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座谈会,在认真听取了成都市、都江堰市关于学习实践活动情况汇报和基层党员干部代表发言后,徐绍史指出,科学重建是灾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最大、最具体的实践。要牢牢把握学习实践活动的总体要求,确保中央“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及应对金融危机等各项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要统筹三个阶段的学习实践活动,做到边学习、边检查、边整改,持续推进学习实践活动走向深入。要统筹推进学习实践活动与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城乡统筹各项工作,扭住灾后重建重点任务不放松,深化城乡统筹,转变发展方式,积极调整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实现科学重建、科学发展。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增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紧迫感,围绕城乡统筹,坚持制度创新,推动科学发展。徐绍史表示,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推进城乡统筹具有良好的思想基础、制度基础和工作基础,相信在推进科学发展的道路上,成都的前景会更加美好。国土资源部将按照部、省、市三方协议精神,进一步加强与成都市、都江堰市的沟通和联系,更好地为推动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与支持。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耕保司、国家土地督察成都局负责人,中央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一组有关同志陪同调研。(赵蕾)

 
 
 相关链接
· 徐绍史:当前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工作恰逢其时
· 徐绍史:推动改革创新 统筹保障发展和保护资源
· 徐绍史:开展农村土地治理 搭建农村建设新平台
· 部省对接破难题--徐绍史部长广东、浙江调研侧记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