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生产是吉林省畜牧业一大优势产业,目前,生猪生产受周期性波动、金融危机和甲型H1N1流感等多重因素影响,生产形势严峻。吉林省政府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地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稳定和保护好生猪产业健康发展。
通知要求,适时启动应急预案和储备机制。各地要密切关注生猪生产形势变化。要特别支持和保护好生猪原种场、扩繁场的良种猪和能繁母猪,确保吉林省生猪生产具有一定规模的生产能力,坚决防止出现过度宰杀母猪现象。
支持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扩大生产。省农业产业化资金对生猪加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给予优先支持。
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各地要积极组建由生猪经纪人、生猪屠宰加工企业、规模养殖场(户)组成的生猪产销合作社,发挥产销衔接作用,拓宽吉林省生猪外销渠道。
开辟生猪运输“绿色通道”。从5月上旬到9月末实施生猪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对生猪出省运输车辆要优先通行,不得随意截车,确实明显超限超载的,严格执行不扣车、不卸载、不罚款政策,确保生猪运输渠道畅通。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吉林省畜牧业贷款中心的作用,帮助生猪饲养户特别是养殖大户解决资金短缺问题,其他银信部门的小额贷款也要重点支持生猪生产。各级政府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积极谋划组建畜牧业担保公司,为牧业贷款提供担保。
落实好生猪生产各项政策。对生猪生产各项扶持政策,省里要组织督查组进行专项检查。
扎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各地要积极组织人力、物力开展疫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及时掌握疫情动态,做好应急物资储备,随时应对突发事件。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的监测工作,强化生猪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把好公路、铁路、航空等出入关口,严防染疫生猪及其产品流入吉林省,坚决禁止病害猪肉上市。
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特色猪。科学引导生猪产品市场消费。加大宣传力度,科学把握舆论导向,最大限度降低甲型H1N1流感对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记者张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