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省农委召开的超级稻示范推广科技服务现场会上获悉,近年来,随着新品种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吉粳88等一大批超级稻新品种的问世和推广应用,吉林省水稻单产水平大幅度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稻谷品质得到明显改善。
据吉林省农委科教处肖珍武处长介绍,吉林省的优质稻米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市场前景很,但平均单产偏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吉林省从2005年开始承担农业部超级稻示范推广项目,五年来,吉林省通过大面积示范推广超级稻品种及综合配套栽培技术,推进良种良法配套,使全省水稻生产能力和单产水平都得到了提高。2008年吉林省超级稻推广面积达552万亩,占全省水稻种植面积的50%以上超级稻平均亩产达到578.4公斤。
目前,在吉林省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单一品种,主要是指超级稻品种“吉粳88”推广面积过大,已经超过300万亩,这存在一定的潜在风险;科研上超级稻品种单产已突破800公斤,但全省的水稻平均亩产只有500公斤,没能实现良种与良法配套;同时,可供推广的超级别稻品种少,不能满足稻农的需求。
吉林省将采取“四个一”措施,推进吉林省超级稻示范推广科技服务进村入户步伐。组建一支专家组。重点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推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建立一支技术过硬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加快知识更新,提高队伍素质,适应超级稻示范推广需要,满足稻农科技需求。遴选一批核心示范户。在农村从事水稻种植的能人中,选拔一批人作为超级稻示范推广核心示范户,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解决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构建一条农技术推广通道。采取“手把手、面对面”的方式,实现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