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上海41家国资委系统企业集团产业调整定转型焦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04月05日   来源:解放日报

    “经济寒冬中,如何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的科学发展?”这成为上海国资系统参加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企业共同关注的问题。记者日前获悉,市国资委系统41家国有企业集团,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过程中,紧紧围绕产业调整和结构转型,找准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实际困难,开展深入调研,落实有效措施,保增长、打基础、树信心,力争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注入新动力。

    据了解,市国资委系统参与第二批学实活动的企业集团有41家,下属二级企业823家,企业总数近3000家,其中既有产业类集团,又有投资类公司,还有科研院所类企业,职工人数从几万名到不足百人。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各家企业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千差万别,有的涉及改制重组,有的亟待提高核心竞争力,有的则思考如何从外贸转内销。为此,在第二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之后,各大企业都围绕当前实际困难,积极谋划,对症下药。

    经济寒冬中如何保增长是首要任务。外贸依存度达70%的纺织集团坚定地提出“冬寒不冬眠”,在学实活动过程中,通过边学边干办实事,推出支持企业生产经营的7条对策。为了摸准市场脉搏,集团领导深入到龙头股份、申达股份和16家外贸公司广泛调查研究,提出了拓展市场、加强管理和加快转型3项措施和鼓励企业争取外部政策和项目等7条对策。集团下属各外贸公司主动与客户接洽,增加贸易机会,或外出寻找成本低的加工基地,数家外贸公司进出口业务近期出现了回升,集团进出口总额下降加速之势初步得到遏制。上海电气集团则进一步增强“大、专、精”产品开发制造能力和优势,加快拓展核电、风电、轨道交通、工程总承包等业务,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重点打造“8+1”:将重型机器厂、汽轮机厂、电机厂、发电机厂、锅炉厂、三菱电梯、无锡叶片厂、上海日立等8家企业打造成世界级工厂,将临港基地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50年不落后”的装备制造基地,形成一批年产值超100亿元的骨干企业,使集团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装备制造集团。

    国企要成功越冬,就要找出“病灶”,强身健体,打实基础。仪电集团敢于直面自身问题,不逃避、不畏缩,通过广泛听取党员、职工意见,总结了影响和制约集团发展的5大问题,包括发展战略和企业定位不够清晰;主业不突出、产业不成规模;核心竞争力不强等,并采取了多种攻坚克难的措施。申能集团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要意义的认识与企业发展的历程、经验以及面临的市场形势结合起来,变“大道理”为“企业语言”。申能在创办初期,曾提出过要办100家企业,在建电厂的同时,还制定过进军水泥行业、贸易行业等多元化目标,结果除电厂以外的其它投资基本都不成功,原燃气行业办多种经营也不理想,既削弱了主业,又带来经营不规范等问题。在此次学实活动过程中,申能集团以自身所走过的弯路为案例开展讨论,既贴近企业又有针对性,在党员职工中产生共鸣,表示今后改革发展时要遵循企业发展规律和自身实际。

    企业要发展,必须树立坚定信心和拼搏精神,尤其在经济寒冬中。百联集团提出到2012年,努力建成以理念现代化、经营集约化、管理信息化为特征的真正全国性大集团,并力争做到销售规模、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网点总数和经营面积、纳税总额国内同行第一。为了实现这一构想,百联在内部资产整合、业务整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实施“优化业务结构、强店、品牌”等发展战略,重点加大电子商务等新型商业业态的开拓和发展。面对当前十分严峻的形势,百联集团今年又提出了营业收入“保八争十”的目标,争取到2010年,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华谊集团则提出,围绕煤基多联产工程及清洁能源等三大主业,按照“精细化工、高端发展、深度开发、综合利用”的要求,加快吴泾基地高端升级、化工区集聚发展、吴淞基地战略转型,力争到2015年跻身世界化工50强。(丁波 叶赛)

 
 
 相关链接
· 19.如何落实好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 十大规划 十大亮点—聚焦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 江南平台入口 常务会通过轻工业和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 我国《林业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编制工作启动
· 聚焦轻工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走出困境由大变强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