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贵州省统计局和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共同发布“贵州省首次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及需求研究报告”,认为贵州省公众普遍具备了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但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首次调研根据发放的4473份问卷分析,得出了初步评价:贵州省公众作为社会活动的基本细胞个体和参加社会活动的基本成员,应该说普遍具备了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但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参与者,其人文社会科学素养与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着很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被调查者普遍认识的人文社科素养与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相关性,但就具体的作用却知之甚少;公众普遍具有提高自身人文社科素养的期望,但缺乏积极提高的行动,尤其是农村地区更缺乏主动提高的自觉性;作为经济人的知识相对得到公众较为广泛的重视,而作为生态人的素养需求则明显表现出还不为公众所重视。
此次调研涉及全省9个地州市,对城市、农村、民族等地区进行问卷、座谈、访谈,从全省层面、就区域和群体类别的视角来看,贵州省公众人文社科素养存在着明显的一般性不平衡和特殊性反差两方面的特点。受各种因素影响,贵州省城乡之间公众人文社科素养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人文素养最高的是城市为74%,最低的农村为61.45%,社会科学素养最高的也是城市为75.70%,最低的也是农村为55.36%。在被调查的不同职业群体中,人文社科素养最高的是公务员,回答正确率为79.2%,最低的是农民,回答正确率为52.3%。一般而言,社会经济发展较好的区域其公众人文社科素养一般都比较高,调查结果却显示区域发展水平与公众社会科学素养并不一定呈绝对正比关系。贵州省人文知识较好的是黔东南,而黔东南州恰恰是经济社会发展较薄弱的地区,社会科学知识较好的是安顺市,而安顺并不是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