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谈强化环评工作 服务经济建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03月14日   来源:环境保护部网站

    如何有效应对经济危机、保持国内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是本届“两会”的焦点和热点。其中,特别引发代表委员们热议的问题之一,就是在各地掀起的新一轮投资热潮中,环保部门如何通过严把环境准入关、促进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从而避免出现污染反弹?面对保增长、保环境的要求,环保部门对环评工作进行了哪些调整?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全国政协委员、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吴晓青。

    创新体制机制,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环境

    吴晓青说,中央为应对经济危机推出的各项政策措施,实际上针对的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环境保护正是题中应有之义。

    为此,一要坚定不移地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正确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绝不能以经济下滑为借口动摇可持续发展的决心。二要充分认识当前形势,抓住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利时机,完全可以转危机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机遇。三要真正把节能减排作为拉动经济新增长点的措施落到实处。四要创新体制机制,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环境。在这一过程中,加大环评工作力度,创新环评工作机制,提高环评质量,完善环评队伍建设,对严把环境准入关、促进结构调整、优化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环境保护抓住机遇、规避风险的有力抓手。

    吴晓青介绍说,去年以来,为贯彻中央“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决策部署,环境保护部加强指导、完善制度,分批审查、减少程序,便民高效、缩短时间,分类评估、简化流程,认真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在保增长方面,环境保护部先后出台了《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分级审批规定》和《环境保护部直接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指导全国环保系统妥善处理好把关和服务、当前和长远、效益和质量、宏观和微观的关系,为保增长、调结构做好服务。在确保环评质量的前提下,按项目的环境影响大小,实行分类评估、分类审查、分类确定时限,对“两高一资”项目严格执行环评制度,对其他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的项目简化评估流程。

    截至2月底,环境保护部共受理环评申请195个,同期批复了246个,涉及项目总投资9700多亿元。针对铁路建设投资加快的情况,环境保护部主动与铁道部沟通,探索建立现场评估联合审查机制,加快项目的审批速度。在提高审批效率的同时,对高耗能、高污染项目从严把关,对存在环境隐患的总投资1040亿元的14个化工、石化、钢铁、火电、造纸等项目实行了暂缓审批或是不予批复。

    落实三项保障措施,严格环评审批,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上有作为

    吴晓青介绍说,按照环境保护部的统一部署,今年各级环保部门在环评工作中,一要把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当前环评工作的重中之重,抓住机遇,在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上有作为、有大作为。提高环评审批效率,切实做好服务。对符合国家拉动内需投资方向、满足环保准入条件的重点项目开辟“绿色通道”,鼓励一批带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结构和布局调整的重点项目快速建设。

    二要认真落实三项保障措施。严格把握对“两高一资”、产能过剩项目的环评审批,牢牢把好环保准入关口。加大环保验收力度和全过程监督,确保环评措施落实到位。坚持把“七项承诺”作为规范环评工作的行为准则。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不断完善环评管理程序和运行机制,有力促进技术进步和布局优化。

    三要积极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的出台与实施,结合“十二五”规划编制,着力开展战略环评,大力加强环评队伍的能力建设,强化廉洁自律。

    四要加强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强化对环评工作的社会监督。

    对于各界关心的规划环评工作的进展,吴晓青介绍说,由于我国规划体系的复杂性,规划环评在实践中遭遇了许多困难。面对各种阻力和压力,近年来,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及地方积极推进规划环评试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技术方法,加强队伍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带动了各地规划环评工作的开展。对近年来发展势头猛、影响范围广、环境影响复杂的重点领域切实加强管理,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煤炭开发等领域的规划环评工作。不久前还正式启动了针对中国环渤海、海峡西岸、北部湾、成渝和黄河中上游能源化工区五大区域重点产业发展战略环评工作。

    对于民革中央等民主党派、各界人士关于规划环评工作的建议和意见,吴晓青说,环境保护部十分重视这些意见,并在实际工作中予以充分吸收和采纳。今后,环境保护部将继续依法做好规划环评审查组织和技术指导等工作,同时积极推进与有关规划主管部门的沟通,力争通过联合发布相关领域规划环评管理规定等形式,进一步规范规划环评的工作程序。(陈湘静)

 
 
 相关链接
· 环境保护部副部长:产污强度将成为项目准入门槛
· 环境保护部公布3月1日起将施行的环保法规、标准
· 环境保护部学习实践活动总结 周生贤:做好10工作
· 环境保护部:我国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得到基本控制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