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上午,甘肃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在北京签署全面战略科技合作协议,双方将进一步加强科技需求与科技结果的有效对接,实现院地互利双赢。
省委副书记刘伟平,副省长郝远,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施尔畏、詹文龙出席签字仪式。
刘伟平代表省委、省政府对中科院多年来为推动甘肃省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他说,近年来,甘肃省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坚持发展抓项目、改革抓创新、和谐抓民生、保证抓党建和全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人力资源开发的“四抓三支撑”总体工作思路,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两位数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甘肃将坚持以产业升级为导向,着力在新材料、制造业信息化、装备制造业、清洁能源、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农产品深加工、生物技术应用与开发、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等八大领域,推进科技创新。所有这些,都为院地科技合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刘伟平说,中科院作为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综合研发中心,在培养造就高科技人才和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希望中科院为甘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特色优势产业培育、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以及人才培养与交流,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甘肃省委、省政府将高度重视科技合作事项的落实,为双方的合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施尔畏感谢甘肃省对中科院工作的支持。他说,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中科院义不容辞的责任,中科院将以签订协议为契机,组织好全院科技力量,围绕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方式,拓展合作领域,为甘肃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科技服务。
签字仪式上,郝远、施尔畏分别代表甘肃省政府和中科院在协议书上签字。
自1999年省政府与中科院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以来,双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这次签署的全面战略科技合作协议,将以促进甘肃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重点服务于甘肃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等多个方面,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结合,引领和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甘肃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记者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