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2009年夏粮生产的严峻形势,作为中国大粮仓的河南,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政策举措,努力做到旱重地区少减产、旱轻地区保稳产、无旱地区多增产,确保今年夏粮达到600亿斤以上。
去冬以来,河南省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旱情,直接威胁到夏粮生产乃至全年粮食丰收。面对这一生产形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春节前就提出要坚持“两手抓”方针,一手抓应对危机、促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手抓抗旱浇麦、确保夏粮持续丰收,全省上下迅速投入到抗旱浇麦工作中,形成了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全力以赴的良好局面。全省共投入抗旱资金14.75亿多元,高峰时日投入抗旱人数320万人。由于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和各部门共同努力,加上2月中下旬以来的几场有效降雨,河南省抗旱浇麦工作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为扩大灌溉面积,按照“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省财政、发展改革委、农业、水利等部门整合近13亿元涉农资金,在缺少灌溉工程设施的地区应急建设一批投资省、工期短、见效快的灌溉工程,新增灌溉面积1050万亩。
河南省财政安排5000万元作为抗旱专项奖励资金,并对抗旱浇麦和麦田管理工作搞得好的市、县,实行以奖代补奖励。同时,我省要求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中央和省级补贴资金,于3月15日前全部落实到户和相关单位,以调动广大农民抗旱保苗的积极性。
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河南省还提前安排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今年安排的65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任务进行早批复、早部署、早行动、早开工,力争在抗旱夺丰收中发挥作用。
围绕“夺丰收、降成本、增效益”的目标,省农业厅牵头组织制定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苗期、不同苗情的《河南省春季麦田管理技术规程》,指导各地农民进行适时浇水、科学施肥、防控病虫害。(记者 田宜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