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所有援建资金、社会捐赠资金使用情况都将交出一本“明白账”。从2月12日举行的四川统计工作会获悉,省政府决定开展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全面、及时、准确反映地震灾区灾后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和对口援建等方面的情况。
2008年,四川统计首次建立灾害损失调查统计,第一时间提交《汶川地震对四川经济的影响分析》和《外省居民对汶川“5•12”大地震情况了解程度调查报告》等分析调查报告。今年,新启动的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涉及范围包括“5•12”特大地震国家确定的39个重灾县、四川确定的其他12个重灾县和攀枝花-会理地震重灾县。
在去年底先期试点的绵竹市,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包括经济社会监测指标体系、投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对口援建统计监测指标体系、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报告、社情民意调查测评指标体系。内容涵盖人口与就业基本情况、主要经济指标、社会发展情况、恢复重建情况、恢复重建资金的来源与使用、对口支援省(市)援建情况等。
“小至一笔千元捐赠的使用去向,大至一个地区产业恢复现状,都将被一一记录。”相关方面透露,第一份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报告可能于一季度末面世。
四川省副省长王宁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