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底前,四川医疗卫生机构将基本完成重建。四川省卫生厅相关负责人6日表示,四川医疗卫生系统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已基本编制完毕,截至1月16日,137个规划县中有69个县已基本落实各类项目905个,在建项目201个,竣工项目145个;已落实各类卫生重建资金86.05亿元,占总规划资金的47.92%。
在汶川特大地震及攀枝花-会理地震中受灾的142个县中,有137个县共规划医疗卫生机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9581个,规划恢复重建面积724.2万平方米,规划投资183.55亿元。乡级以上规划医疗卫生机构灾后恢复重建项目3121个,规划恢复重建面积685.95万平方米,规划投资179.57亿元。其中,国定39个重灾县卫生专项规划已由国家批复,批复重建医疗卫生机构1339个,建设规模348.76万平方米,投资98.50亿元。
为确保又好又快重建,四川省卫生厅建立了恢复重建项目三级监督管理机制、倒排工期制度和报告制度,先后确立援建项目周报、房屋鉴定周报、临时过渡用房周报、项目进展日报和月报、安全过冬月报等,其中援建项目周报有20余种指标。周报、月报等从不同角度反映灾后恢复重建的整体实施情况,为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决策依据。
四川通过加强临时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基本恢复了灾区的医疗服务秩序,为灾区人民在特大地震后能及时获得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提供了保障。随着受灾地区医疗卫生机构陆续重建,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装备进一步改善,地震灾区群众将享受到较好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