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活动
 
国家文物局:中美签署有关文物保护谅解备忘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9年01月17日   来源:文物局网站

   2009年1月15日(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1月1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周文重与美国江南平台入口 助理国务卿戈利﹒阿玛利女士在美国江南平台入口 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对旧石器时代到唐末的归类考古材料以及至少250年以上的古迹雕塑和壁上艺术实施进口限制的谅解备忘录》。这是中美双方作为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的缔约国,根据该公约而采取的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也是我国继与秘鲁、印度、意大利、菲律宾、希腊、智利、塞浦路斯和委内瑞拉等8个国家签署相关协定后的一次重要进展。

    出席签字仪式的有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率领的中国文物代表团,中国驻美大使馆公使谢峰等使馆官员,以及美国江南平台入口 教育文化事务局、东亚局、美国海关等有关方面的代表。美国江南平台入口 东亚及太平洋事务局帮办约翰•诺里斯先生主持了签字仪式。

    美国助理国务卿戈利•阿玛利女士在讲话中表示,在中美建交30周年之际,两国政府签署关于限制中国文物进入美国的谅解备忘录,表明两国对保护人类文化遗产高度负责的态度。她相信,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一定会对促进中美之间在文化遗产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让更多的美国民众了解悠久的中华文明,促进国际社会共同保护人类文化遗产将起到积极作用。

    周文重大使在讲话中回顾了中美30年所走过的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不平凡历程。他说,30年间,中美文化交流起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文物作为历史和文化的表征,在文化交流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最早举办大规模出境文物展览的国家之一。与此同时,由于受到国外文化艺术品和文化拍卖市场高价位的吸引,以及国际文物商非法收购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文物走私案件屡禁不止,这给包括中国在内众多国家的文化遗产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中国政府认识到,开展国际合作是阻止文物非法流通,保护人类共同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是中美两国政府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不仅有利于制止中国文化遗产非法流入美国,进一步推动中美文化遗产正常交流,也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积极影响。他希望两国政府就打击盗掘、贩运和走私文物工作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切实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董保华在讲话中表示,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不仅充分体现了中美两国政府对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同时也必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他代表中国国家文物局对多年来为备忘录的签署付出辛勤努力的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期望更多的人为人类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永续传承做出更多努力。

    我国政府历来重视打击盗窃、盗掘和走私文物犯罪活动,并积极探索保障文物安全的长效机制,始终履行有关国际公约,参加多边和双边的国际合作,与各有关国家签署防止盗窃、盗掘和非法进出境文物的双边协定,通过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切实保护人类的文化遗产。

    自1998年始,我国即着手与美国政府就签署限制进口中国文物的双边协定进行多次沟通与磋商。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不仅是防止中国文物非法流入美国的重要举措,而且是推动国际社会在文化遗产领域交流与合作的具体行动。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其他非法出境文物主要目的国的合作,推动相关协定的签署。

 
 
 相关链接
· 文物局要求2009年两节间加强文物博物馆安全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