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晚7时,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发布了2008年“十一”黄金周第7号旅游信息通报。
“十一”黄金周顺利结束。今天是本次黄金周最后一天,游客集中返程,未出现大规模游客滞留现象。截至18时,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23.9万人次,比昨天回落43.5%,比去年同期增长13.2%;收入同比增长5.4%。
10月4日18时至10月5日18时,全国假日办共接到并受理咨询电话10起,投诉电话39起,投诉中涉及旅行社11起,景区景点7起, 旅游住宿1起,旅游交通20起(其中铁路1起、民航7起、公路10起、客运1起),购物1起,餐饮1起。
今天全国假日办接到1起旅游安全事故报告。10月4日下午,广东省职工国际旅行社组织的旅游团中2名游客在肇庆市砚州岛非游泳区擅自下水游泳失踪,至今仍未找到。肇庆市旅游局及有关部门已组织力量开展进一步搜救工作。
9月29日-10月5日信息显示,今年“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一)形成了今年首次国内旅游高峰。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旅游总量平稳增长,9月29日-10月5日,纳入全国假日旅游统计预报体系的119个旅游景区(点)共接待游客1829.1万人次,同比增长13.2%,门票收入同比增长16.4%。这是在上半年我国连续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旅游业发展遭遇重创后形成的首次国内旅游高峰,对于确保今年旅游业灾后恢复,促进明年更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二)奥运后效应呈现多点释放。受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影响,北京等主协办城市的假日旅游全面升温。单日参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的游客最高时达到36万人,天津、上海、青岛、秦皇岛等城市也成为游客争相前往的热点地区。在奥运旅游人气兴旺的带动下,各大中城市及周边休闲度假带、乡村旅游以及中西部生态旅游等都呈现了供求两旺的特点。四川、陕西、甘肃等受灾地区旅游也乘势而上,有力促进了灾后旅游市场恢复发展。
(三)居民出游规律发生明显变化。本次假日旅游高峰比以往延后2天出现,在长假前二天出游人数同比大幅下降后,到第4天迅速形成高峰,同比增幅高达33.42%,创造了黄金周假日旅游单日增幅之最。这一变化发生在假日制度调整后的首个“十一”长假,其原因可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需要进一步研究观察。
(四)假日消费需求面进一步扩大。假日期间的消费呈现出多样化和大众化的趋势,出现了一些新的消费增长点。家庭自驾车游和散客自助游成为市场主体,社会旅馆和家庭旅店生意火爆,一些热点景区的停车场临时扩大了几倍;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科普旅游等主题旅游收到大众的欢迎,相关消费明显增长;内地居民赴香港购物旅游和大陆居民经金马澎赴台旅游成为假日旅游亮点。
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对本次“十一”黄金周高度重视,9月2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江南平台入口
副总理王岐山亲自主持召开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要求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切实做好“十一”假日旅游各项工作。各地认真贯彻党中央、江南平台入口
关于加强安全生产的工作部署和王岐山副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树立“没有安全就没有旅游”的强烈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基层和基础工作,确保了“十一”假日旅游市场秩序和安全形势总体平稳。9月29日至10月5日,全国假日办共接到旅游投诉279起;旅游安全事故报告4起,死亡2人,伤4人,失踪2人。没有接到重特大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和重大旅游投诉。今年“十一”黄金周圆满结束。


10月5日,两名旅客从机场候机楼“欢度国庆”布景前经过。“十一”黄金周进入最后一天,青岛流亭国际机场迎来返程客流高峰,计划执行航班258架次。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通报6号显示出游高峰顺利度过 各地迎来返程高峰
10月4日晚7时,全国假日旅游部际协调会议办公室发布了2008年“十一”黄金周第6号旅游信息通报。
假日出游高峰顺利度过,各地迎来返程高峰。今天是国庆长假第六天,全国各主要旅游城市和景区客流开始回落,各地安全秩序整体良好。截至18时,全国纳入监测的119个直报景区共接待游客219.32万人次,同比增长28.91%;收入同比增长29.75%。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