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青海全力保护生态环境投68亿元增强生态涵养功能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08年09月20日   来源:青海日报

    以东部干旱山区、环湖地区、共和盆地、三江源区和柴达木盆地为重点,青海省先后投资68.6亿元,组织实施了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三北”防护林、退牧还草、休牧育草、沙化治理、天然草地恢复与建设、水土保持等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使全省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形成了建设、保护、管理协调结合、整体推进的生态治理新格局。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为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是我国重要的水源地和生态屏障,又是高原生物基因资源的宝库。保护和建设好区域的生态环境,不仅对青海可持续发展意义十分重大,而且对黄河、长江、澜沧江、黑河等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由于特殊的自然条件,全省多数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和受到外界干扰后的修复能力较差,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不稳定性比较突出。同时,随着近年来中亚、青藏高原经历的以暖干化为主的气候时期,全省的生态环境总体仍趋于恶化,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与任务依然严峻。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省委、省政府坚决贯彻中央提出的西部大开发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根本和切入点的方针,提出生态立省战略,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资68.6亿元,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2005年,经江南平台入口 批准实施《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到2007年,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3万公顷,完成生态修复面积6400公顷;治理沙化土地面积25.6万公顷;人工造林保存面积98万公顷,封山育林成林面积102万公顷,有效管护林地面积93.7万公顷;建成围栏草地652.2万公顷,草地补播4.72万公顷,人工饲草地4.76万公顷。建立森林、湿地、野生动物、荒漠类型的自然保护区11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处,保护区面积达到21.8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2%,森林覆盖率达5.2%。

    在抓好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工业污染防治的同时,初步建立起了地方生态保护和治理法规体系,推进了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的法制化和规范化进程。全省上下还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淘汰技术落后、能耗物耗高、污染严重的企业,节能降耗减排工作取得新突破。(毛翠香)

 
 
 相关链接
· 青海投资68亿增强生态涵养功能全力保护生态环境
· 青海湟水流域环境综合整治百日专项行动成效明显
· 青海省环保局向四川地震灾区派出环境应急监测队
· 青海省西宁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暨投资环境说明会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