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至18日,以“新挑战、新作为——人命救助、财产救助、环境救助”为主题的第五届中国国际救捞论坛在大连召开。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出席论坛并在致辞中说,当前,包括中国救捞在内的世界各国救捞行业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他希望代表们充分利用中国国际救捞论坛这个平台,探讨当前救捞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研究开展互利合作的新方式、新途径。他希望中国救捞队伍学习国外同行的前沿技术、管理理念和先进经验,不断探索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发展成为国际一流的专业救捞队伍。
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洪善祥,美国海岸警卫队、国际救捞联盟、国际海上人命救助联盟、国际救捞联合会、国际潜水承包商协会有关人士出席论坛。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380多名专家、学者围绕论坛主题,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救助打捞的公益实质和科学发展内涵,着重探讨了应急资源综合利用、应急队伍综合建设等议题。
部救捞局局长宋家慧作了题为《专业应急抢险资源的综合利用》的主旨发言。他说,作为国家唯一一支海上专业救助打捞队伍,中国救捞应当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将有限的应急抢险资源用在最具挑战性的任务上。
据悉,中国救捞将调整功能发展定位,在保障海上应急救助和抢险打捞的基础上,在道路救援、空难救援、反恐救援及自然灾害等方面救援中发挥国家专业救援队伍的作用,推动救捞专业应急资源的综合利用。中国救捞将深入研究灾害事故内在规律和最佳处置措施,开发应用最新的科学技术,配备最有效的应急装备,采用合理的指挥决策方法,提高抢险救助效益;同时加强与业界合作交流,促进中国救捞发展定位与国际接轨,开拓中外同仁技术合作、装备合作、管理合作及国际救援合作的新途径。
论坛期间还举行了劳氏标准救助合同诞生100周年纪念活动,召开了中国航海学会专业委员会2008年年会暨25周年庆。16日中午,北海救助局、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组织4艘救助船和3架飞机,在大连海域成功举行海空立体救助演习,展示了中国履行国际人命救助公约和国际救助公约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