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期间,贵州省商标申请量为11385件,商标注册量为6130件,占全省商标注册总量的51.4%。
“十五”期间,贵州省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切实引导商标注册、规范商标使用、实施商标战略、加强商标监管,推动经济发展。加大商标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商标意识。建立商标指导点,新《商标法》实施后,深入省内部分企业宣传《商标法》。采取集中培训、以会代训、以案说法、编发典型案例等方式方法,提高执法者的业务素质。面向企业,积极做好服务工作。
引导企业成立专门的商标管理机构,形成企业商标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在工商部门的引导和帮助下,贵州茅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贵阳南明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公司、贵州三五三七制鞋总厂、贵州神奇制药有限公司、贵州黄果树烟草集团总公司等企业相继设立了商标管理机构。引导企业加强商标管理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善自身的商标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好自身的“防护网”。
对商标的使用、标识的印制、出入库及商标档案的管理、废次商标的销毁等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和制度办理,从自身管理入手,杜绝商标侵权行为发生。积极引导企业注册商品商标和服务商标,以此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监管职能,严打商标侵权行为。
加大商标执法力度,开展商标市场专项整治,主动巡查,动态监管。在保护商标专用权整治行动中,贵州省重点查处了对驰名商标、著名商标、涉外商标、农产品商标和地理标志的侵权假冒案件,严厉打击了非法印制和销售商标标识的行为。从2004年下半年至去年底,全省工商机关共出动执法人员70935人次,检查经营户297771户、商品交易场所13916个,捣毁制假售假窝点56个,没收侵权商标标识844743件,没收、销毁用于制造侵权标识的工具560件套、侵权商品10957件,查处各类商标案件903件。结合查处侵犯涉农商标案件的整治任务,建立了以“红盾护农”执法队伍为主体,以基层局、所为依托,以农业部门为配合的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监管体系,严厉打击农产品商标假冒侵权行为。(沈公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