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企业>> 行业信息
 
1-7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进一步下滑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iruorou.com   2013年09月16日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今年1-7月,在我国经济总体增速放缓、结构深度调整、有效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运行相对平稳,但全行业生产、出口、内销增速呈现小幅回落,效益质量不容乐观等问题,企业经营压力依然较大。下半年,全球经济将继续呈弱势复苏态势,同时,我国经济在“稳增长、扩内需”的政策引导下,国内市场总体将平稳增长,预计下半年经济形势将会稳中趋好。 

  一、总体情况

  (一)制造业增速继续放缓。1-7月,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2%,与去年同期和今年二季度相比,分别回落1和0.2个百分点。今年以来,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工业平均水平,二者差距逐步缩小,从年初高出3.9个百分点,到二季度高出2.1个百分点,截止到本月底仅高出1.8个百分点。全行业实现销售产值50706亿元,同比增长11.4%,比年初和二季度分别回落3和1个百分点。

  7月,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7%,比6月下降2.1个百分点,是今年3月份以来月度增速最低的月份。全行业销售产值、内销、出口分别增长7.7%、14.2%和2.3%,比6月分别回落2.8、3.4和1.8个百分点。

  (二)固定资产投资波动中回升。1-7个月,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呈“V”型,5月份以来波动回升趋势明显。截至7月底,电子信息500万元以上项目共完成投资5670亿元,同比增长9.5%,增速比去年同期高出1.8个百分点,比1-4月高出1个百分点,但整体仍处于低增长区间内,增速比同期工业投资低7.1个百分点。

  (三)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7月,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进出口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进出口总额7570亿美元,增长19.3%,增速高于全国商品外贸总额增速10.8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总额的32.2%。其中,出口4402亿美元,增长17.0%,增速比上年同期高13.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外贸出口增速7.5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出口额的35.5%。进口3168亿美元,增长22.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24.1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外贸进口增速15.3个百分点,占全国外贸进口额的28.5%。

  二、主要特点

  (一)通信设备行业销售产值比重跃居第二位;电子计算机、电子元件行业增速持续低迷。

  今年以来,通信设备行业增速始终保持在25%左右,高出去年同期平均水平8-10个百分点,成为带动全行业增长的主要力量。截止到7月底,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8779亿元和4244亿元,增长27.4%和20.5%,占全国比重17.3%和16.1%,高出去年同期2.4和1.9个百分点,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位,比去年同期均提高1位次。

  受全球PC市场低迷影响,我国电子计算机行业增速持续下滑,1-7月,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12245亿元和9295亿元,分别增长4.8%和2.7%,低于去年同期5.9和7.7个百分点。

  1-7月,电子器件行业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为7879亿元和4907亿元,分别增长14.6%和8.4%,高出全行业平均水平3.2和3.5个百分点。其中,光电子器件行业销售产值、出口交货值分别增长17.7%和10.6%。电子元件行业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分别为8620亿元和3966亿元,占行业比重分别为17.0%和15.0%,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0.5和0.6个百分点。

  受节能惠民政策到期的影响,家用视听行业连续两个月增速回落,7月家用视听行业销售产值增长3.7%,比6月下降7.5个百分点,是自3月以来月度增速最低值。1-7月,家用视听行业实现销售产值3550亿元,增长13.2%。在没有新政出台的情况下,未来彩电行业走势值得进一步关注。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速回落趋势显现。1-7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稳中有落趋势继续显现。1-7月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66万亿元,同比增长23.8%,增速低于去年同期1.6个百分点,并低于上半年和一季度0.7和0.9个百分点。其中7月份同比增长20.5%,环比下降6.4%。IC设计和嵌入式系统软件自上半年以来增长缓慢的局面有所转变,前7个月两领域分别实现收入492和2620亿元,同比增长16.7%和24.8%,增速分别比上半年提高6.6和5.6个百分点,但IC设计仍低于去年同期18.4个百分点。软件产品、系统集成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分别实现收入5250、3601和1746亿元,同比增长21.5%、25.5%和23.7%,增速比上半年下降5.5、1.5和1.1个百分点。在部分地区数据中心、云计算平台建设加快的带动下,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增速重新上扬,1-7月完成收入2899亿元,同比增长26.5%,增速比上半年提高2.1个百分点。

  (二)部分产品增速有所回落。

  从我部重点监测的43个产品看,其中21个产品同比增长。1-7月,全行业生产手机78238.8万台,增长21.5%;微型计算机17717.4万台,增长8.0%,其中笔记本电脑增长5.1%,占比75.3%;集成电路471.7亿块,增长8.8%;半导体分立器件2591.4亿只,增长3.2%;电子元件13663.1亿只,增长5.7%。彩色电视机6964.5万台,增长3.1%,其中液晶电视5532.7万台,下降2.4%,占比79.5%;CRT电视下降57.7%;PDP电视增长21.4%。其中,数码相机、移动通信基站和LCD电视机产量增速比同期分别回落46.1、45.3和12.8个百分点。

  (三)内销贡献明显增强;出口比重持续下降。

  1-7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内销产值24340亿元,同比增长19.3%,高出全行业平均增速7.9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26366亿元,同比增长4.9%。

  今年以来,内销增速始终保持在20%左右;而外销增速仅维持在5%左右,且外销增速一路走低,其中内销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7.7个百分点;外销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4.1个百分点,二者差距进一步加剧,从去年同期的2.6扩大到14.4个百分点。

  内销贡献率稳步提高,截止到本月底,内外销对全行业增长的贡献率为76:24,与去年同期(51:49)形成明显反差。

  (四)中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长,西部地区增速高位回落。

  1-7月,东部地区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为40943亿元和22248亿元,增长7.7%和0.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7和4.7个百分点,占全国比重为80.7%和84.4%,比去年同期(83%、88.2%)分别下降2.3和3.8个百分点。

  1-7月,中部地区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5094亿元和1818亿元,分别增长35.3%和46.3%,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3.9和41.4个百分点,增速均位居各地区之首;对全国贡献率分别为25.7%和46.6%,比去年同期提高2.2和15.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3830亿元和2061亿元,分别增长27.9%和44.0%,低于去年同期15.8和59.9个百分点。

  东北地区出口持续负增长。1-7月,东北地区实现销售产值839亿元,增长9.3%,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8.7%,连续5个月负增长。

  (五)内资企业增速保持较快增长;三资企业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7月,内资企业实现销售产值16071亿元,同比增长18.3%,出口交货值3001亿元,同比增长17.4%,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6.9和12.5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实现销售产值6374亿元,增长17.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三资企业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34635亿元和233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4%和3.5%,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和1.4个百分点。

  三资企业实现销售产值和出口交货值对全国的贡献率分别为52.1%和64.0%,比去年同期(56.5%、90.1%)分别下降4.4和26.1个百分点。

  (六)值得关注的问题:一是全行业利润率仍处于较低水平。1-6月,全行业实现利润1477亿元,增长25.5%;税金707亿元,增长22.9%,全行业实现利润率3.4%,低于去年年底0.7个百分点,低于工业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二是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1-6月全行业主营业务成本38438亿元,增长11.2%,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9.6元,高出工业平均水平4元。三是三资企业正逐步抢占我国内销市场。1-7月三资企业实现内销产值11270亿元,增长20.4%,高出内资企业增速1.9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年底分别提高14.5和9.1个百分点;内资企业实现内销产值13070亿元,增长18.5%,比去年同期仅提高1.5个百分点,比去年年底下降1.1个百分点。我国内销市场中内外资企业的贡献率从去年的75:25转变为52:48。

 
 
 
Baidu
map